[实用新型]全自动应急灯无效
申请号: | 88217726.5 | 申请日: | 198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季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圣光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承根 |
地址: | 上海市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应急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全自动的停电不中断照明装置。
现有的应急灯它在电源突然断电时能暂时不中断照明以用作应急。但这种应急灯只具备充电自动控制而放电过程要由人工掌握,这非但给用户带来许多麻烦,如要随时注意放电到什么程度,而且不及时停止应急灯工作,必然会过量放电使占整机成本30%以上的蓄电池处于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导致蓄电池损坏的严重后果。另外已有技术中,充电过程自动控制中采用过多的继电器,这会带来产品可靠性不好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应急灯放电过程的全自动,即既能实现全自动控制,又能保降蓄电池达到或接近电池生产厂所规定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尽量少用或甚至不用继电器,以提高整机的可靠性,降低产品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照明灯,包括整流器、直流电源、对直流电源充电的充电电路,对直流电源放电的放电电路以及对上述充电电路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放电电路进行控制的放电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有多个门电路,该多个门电路组成为-CMOS集成块。
由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内容可知其优点在于用廉价的CMOS集成块来设计充放电电平自动控制电路,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在于:由于对放电进行自动控制,这样就能保证蓄电池储电量释放得到控制,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以使对其发明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电路线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框图,其中整流器40全波整流后和直流电经转换开关41由放电电路42供给应急灯30,同时整流后的直流电经充电电路43、41给直流电源5充电,这样直流电源5也可经放电电路42向应急灯30供电。控制电路44的作用是对充电电路43向直流电源5充电量和直流电源5经放电电路42向应急灯30放电量进行控制,以对直流电源5进行保护。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电路线路图,它由11个与非门电路组成型号为4069的CMOS集成块。脚41接电源,它给各与非门供电,脚7接地。脚2与脚3短接,脚4与脚5短接,这样当脚1输入高或低电平,脚5输出也为高或低电平。脚12与脚13短接,脚10与脚9短接,这样当脚13输入高或低电平,则脚8输出低或高电平。其中上面5个与非门作为放电控制电路,下面6个与非门作为充电控制电路。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其中1为变压器,它的次级输出端为a、b,次级中心点c接地。可控硅2和3的一端分别接在输出端a和b上。两者的另一端连接到转换开关4的固定端e上,而固定端e连接一直流电源5如为镉镍蓄电池后再接地。转换开关4可用双联拉线开关,可控硅2和3的触发端都连到转换开关4的转换端f。可控硅2的保护元件二极管6和电阻7串接后并接在可控硅2的阳极端和触发端之间,即a和f之间,可控硅3的保护元件二极管8和电阻9串接后并接在可控硅3的一端和触发端之间,即b和f之间。CMOS集成块16控制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工作充电电路从变压器次级输出端b引出,在输出端b和直流电源5的正极端即转换开关4的固定端e之间依次串接二极管10、可控硅11和充电指示灯12,三极管13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14接到可控硅11的阳极,三极管1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15接到可控硅11的触发端。三极管13的基极通过稳压管17和电阻18接到集成块16的脚5,在直流电源5的两端并接一可调电阻19,其调节点Z通过电阻20和21先后接到集成块16的脚1和脚5,由此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值通过电阻19和20输入到集成块16的脚1作为集成块16充电电路控制的输入。集成块16的脚2连到脚3,脚4连到脚5,脚7接地。三极管22的集电极接到集成块16的脚14而供给集成块16电源,三极管20的发射极接到直流电源正极,基极通过稳压管23接地。集成块16的脚13通过可调电阻24将电源5的电压输入到集成块16,作为放电电路控制的输入电压值。集成块的脚13通过电阻25和脚10短接。振荡逆变器由三极管26、27、电容28、变压器29组成。转换开关4的转换端g分别接到三极管26的发射极和三极管27的集电极上。集成块16的脚8作为放电电路控制的输出端通过电阻、稳压管接到三极管26的基极。在变压器29的次级接有应急灯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圣光,未经季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