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7939.X | 申请日: | 198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6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千;徐志明;盛世豪;陆敏;葛正言;胡志明;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7L9/14 | 分类号: | A47L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承根,周佩中 |
地址: | 上海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 装置 真空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吸尘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其集尘袋便于更换的集尘装置的吸尘器。
真空吸尘器利用高速旋转的电机带动叶片在储存筒内形成负压,通过吸尘管和刷头吸除待清洁部位的尘埃,现有的吸尘器是当尘埃吸入储存筒后,由滤尘袋过滤,使尘埃积聚在储存筒内,当存积一量数量的尘埃后,打开吸尘器上盖,清除储存筒内的积尘和滤尘袋上粘附的灰尘,清除这些细微的灰尘时,往往灰尘飞扬,操作者将吸入灰尘,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特别是滤尘袋上的细灰很难清除干净,还需用另一台吸尘器来吸除才会有较佳的效果,而如果对滤尘袋上的灰尘不作彻底地清除,则滤尘袋的过滤材料的透气效率会随吸附的灰尘量的增加而降低,从而降低了吸尘的效果。由此可见使用吸尘器须经常清除筒内尘埃,且要保持滤尘袋的清洁才能使吸尘器有足够的吸力,但储存筒和滤尘袋的清理不仅是麻烦和较脏的工作,而且灰尘清理还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缺点,而在吸尘器储存筒内设置一个带接口装置和集尘袋的集尘装置,使吸入的尘埃积聚在集尘袋内,当集尘袋内积聚一定数量尘埃后,取下该集尘袋,随同积聚尘埃一起丢掉,并换上新的集尘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真空吸尘器包括上盖,带电机的电机座,可连接吸尘软管的储存筒,集尘袋及设在储存筒上可与吸尘软管相连的入口处、其上可装有集尘袋的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真空吸尘器中的接口装置或与储存筒的本体在一起模塑成形,或粘接在储存筒的壁上,或与储存筒作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吸尘器上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尘装置后不仅可减轻原滤尘袋风道中风道的堵塞现象和减少随气流带入电机的灰尘量,而且可大大简化储存筒和滤尘袋的清洁工作,从而可以避免清理时因灰尘飞扬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可以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真空吸尘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带粘接式集尘装置的储存筒的主剖视图;
图3为带第一种可拆卸式集尘装置的储存筒的俯剖视图;
图4为当接口装置与储存筒本体在一起模塑成型时的储存筒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5为带第二种可拆卸式集尘装置的储存筒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6为带第三种可拆卸式集尘装置的储存筒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7(a)为带第四种可拆卸式集尘装置的储存筒的局部俯剖视图;
图7(b)为图7(a)上的B-B剖视图;
图8为在其接口装置的外壁上形成有凹槽时的集尘装置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9为在其接口装置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并通过紧压圈压住集尘袋时的集尘装置的局部主剖视图;
图10(a)为带粘带或绳带的集尘袋的主视图;
图10(b)为图10(a)上的C-C剖视图;
图11(a)、(b)、(c)分别为表示将集尘袋折叠固定到接口装置上的实施过程的剖视图;
图12(a)为改进后的滤尘袋支架的俯视图;
图12(b)为其侧视图。
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真空吸尘器的分解示意图。其中34为上盖,上盖34上设有手柄32、开关33、并连有电源线31及插头37,38为电机座,其上装有电机,且电机轴上还装有叶片,39为滤尘袋,8为储存筒,9为储存筒入口,40为吸尘软管,35为与软管40相连的弯接管,36则为与弯接管35相连的长接管,41为锁紧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机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电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7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