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化合物型限温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9253.1 | 申请日: | 198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勇为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型限温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又称限温保护器或温度保险丝,是一种电器的热保护元件。
专利申请号为88 2 11132.9,申请日880307,名称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型限温保护器”是本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一项专利申请。该项申请文件的说明书中对有关限温保护器的现有技术已有阐述。
申请号为88 2 11132.9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型限温保护器”是一种以金属为导热介质的限温保护器,可用于发热源为金属,对保护器放置空间的大小没有特殊要求的类似电冰箱、电机和其它电工产品。但是有很多电工产品要求将限温保护器(断路器)安置于发热元件体内,这种发热元件一般均为定型产品,供给限温断路器安置的空间十分微小。例如,变压器线包内部能提供的安置空间仅为15×3×5(毫米),而且它要求断路器的外壳为非金属材料制取,略大一些的金属外壳即会产生涡流,影响线圈的电性能,而申请号为88 2 11132.9的限温保护器,其体积长×宽×高为20×4×7(毫米)或20×5×9(毫米),日本产的限温保护器体积为15×4×4(毫米)或12×φ4(毫米),且这二种保护器的壳体均系金属材料,故不能用于变压器线包内部,目前能应用于发热元件体内的限温保护器是一种低熔点合金型的,它以低熔点合金为感温体(热敏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为5×5×3(毫米),成本低,其缺点是合金表面易氧化,性能稳定性较差,感温体本身作为载流元件,因此动作温度容易受电流大小的影响,即精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有机化合物作为热敏体,以保证其动作温度精度高、性能稳定,电流容量大等固有优点为前提,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微小,特别是能安置于发热元件体内的限温断路器。
其技术方案是:盒体为长方体形,由盒盖和盒子组成,顶块具有二道嵌合槽,金属片(引线)的一端弯折成直角,盒体的一端放置有热敏体和顶块,二片呈X型接触的金属片(引线),其直角端与顶块嵌合,另一端嵌入盒体侧壁的槽口并穿出侧壁。
使用时将断路器与被保护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电流通过断路器,电器正常运行。当发热元件到达设定温度时,热敏体熔化,二片X形金属片的预紧力得到释放,使得顶块位移,二片金属片的接触点迅速断开,切断电路,保护了电器设备。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集热板的限温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金属片(引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盒子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盒子,(2)是热敏体,(3)是顶块,(4)是金属片(引线),(5)是盒盖,(6)是集热板,(7)是槽口,(8)是凸台,(9)是凹口,(10)是嵌合槽。
实施例1:
盒体(包括(1)和(5))和顶块(3)用胶木或塑料制取,耐温在145~200℃之间,金属片(4)由高弹性铜片或锰铜片镀银制取。
盒体侧壁槽口(7)的底部有一个小凸台(8),金属片与小凸台(8)相应的位置开有凹口(9),可以互相嵌合。
顶块(3)和金属片(4)可以是二个单独的部件,也可以采用塑料或胶木和金属的镶嵌工艺将顶块和二片金属片(4)制成一个整体件。
装配完毕后的整件工件浸入耐高温绝缘漆如聚酰亚胺液体,使之包裹有一层绝缘漆,它具有密封、绝缘、美观、保护字体(盒体上的型号和专利标记等)的作用。这种限温断路器结构十分简单,体积微小,可做到仅有12×4×2.5(毫米),特别适宜应用于类似变压器等需将断路器安置于发热元件内部的电工产品。
实施例2:
在盒子(1)放置热敏体的一端侧壁镶嵌有开有安装孔的金属集热板(6),它可采用塑料或胶木和金属的镶嵌工艺制取。这种限温断路器可固定在电器的可能发生过热的元件上,并和电路焊接串联即可。
实施例3:
将限温断路器的二片金属片(4)的游离端各弯制成一个矩形触点,制成一种接触型的断路器。使用时就无须与电器元件的电路焊接串联,只须象电池一样和电器元件的电触点接触上即可(有一个断路器盒),替换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可安装在发热元件的内部或外表,而前者为其突出之优点。它结构十分简单,体积微小,便于加工,成本低,动作敏捷,限温范围宽(60~200℃),盒体绝缘、封闭、无外溢、耐腐蚀。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91-80标准测定,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限温精度高+0,-5,外壳与引线绝缘2000MΩ,接触压力大,断前电阻≤5MΩ,引线间绝缘2000V 50HZ,漏电距离保证≥2.3mm,带绝热顶块焊接时间≤5秒,充分表明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勇为,未经吴勇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9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