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涂油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9959.5 | 申请日: | 198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B31/00 | 分类号: | E01B3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涂油 | ||
轨道涂油器是安装在铁路曲线处,为外轨内侧进行涂油的一种涂油装置。
由于铁路运量和列车重量大幅度的提高,钢轨磨耗问题已成为铁路上的重大课题,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轨道涂油装置。目前,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DT1-5型固定式地面钢轨涂油器。
(二)GT-6型轨道涂油器
(三)F2型-涂油器(日本)
(四)portEc型机械式钢轨和轮缘涂油器(美国),以上四种类型的涂油器都是利用列车通过时,车轮压踏的冲击力作为动力源。其中(一)是利用弹簧蓄能器供油,此方式压力不恒定,随油耗而降压。其中(二)、(三)的结构方式基本相同,在钢轨外侧设一柱塞泵,列车通过车轮压踏柱塞,即将储油筒内的油脂泵到涂油板内,喷到钢轨内侧,该结构泵的设置不合理,吸程远、压程近,柱塞泵行程小,造成真空度低,油脂稠,吸不过来,车轮压力太大,速度快、频率高,溢流来不及,往往将油喷到车底板上,浪费大,而且柱塞泵很容易损坏。其中(四)上有一套压板机构,将车轮压踏动力,传给油泵。但压板机构上下动作,传动轴往复扭转,使花键及万向节构件粗大,在受车轮撞压时,压板传动部件很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涂油器供油均匀,节约油脂,降低油耗,减轻重量,减少易损部件,提高涂油器的使用寿命,保证轨道不间断涂油,减少钢轨与车轮轮缘的磨耗。
涂油器主要由撞头、压板、压板传动机构、钢丝软轴、齿轮泵、油管、储油罐等部份组成。安装固定在铁路曲线处外轨钢轨的外侧。当列车通过时,车轮踏面撞压撞头,使压板受力下降,通过压板传动机构,经钢丝软轴,将扭力传给齿轮泵,齿轮泵转动一个角度,将储油罐内的油脂泵出,经油管供给涂油板,然后再经涂油舌涂到钢轨内侧,车轮通过后在压簧片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达到了在曲线轨道涂油,减少车轮轮缘及钢轨磨耗的目的。
现利用附图中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是轨道涂油器的状态结构图;
图2、3是压板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压板传动机构采用点式步进旋转的棘轮棘爪结构,如图二所示,棘轮(18)为内齿,圆周均匀分为40个齿。棘爪(17)在圆周上每90°为一个棘爪。棘轮棘爪结构固定在压板(16)中间略偏右。压板(16)一端钻一圆孔安装撞头(11),撞头(11)底部放置圆形硬橡胶垫(15),钢垫(14),压缩弹簧(13)装在撞头(11)下部的中心孔内,将整个撞头置入压板(16)的圆孔内,然后用限位螺钉(12)限位。撞头(11)受撞压后,由硬橡胶垫(15)、压缩弹簧(13)缓冲,对压板(16)起保护作用,不致于使压板(16)很快损坏。可提高压板(16)的使用寿命。棘轮棘爪中设有一缓冲保护机构,如图三所示,连轴节(21)和棘轮(18)相接,在连轴节(21)的圆周180度上对称有两个爪牙,爪牙一面放置硬橡胶垫(24)、钢垫(23)和压簧(22),工作时连轴节(21)先推动压簧(22),经弹簧压缩至硬胶垫(23)而后接触棘轮(18),从而使棘轮棘爪得到缓冲。压板传动机构(1)中传递出的扭力,经传动轴传给齿轮泵,传动轴采用钢丝软轴(2),钢丝软轴(2)的另一端为防止齿轮泵(4)倒转,设有一防逆转棘轮(3),单方向传递扭力可取代庞大的花键轴和万向节。
列车通过,车轮压踏撞头(11),经压缩弹簧(13)、硬橡胶垫(15),使压板(16)受压下降,当压板(16)底面到达限位垫块(25)时,压板传动机构中的棘轮(18)转动一个角度,传给钢丝软轴(2),钢丝软轴(2)的另一端,由防逆转棘轮(3),扭力传递给齿轮泵(4),使齿轮泵(4)将储油罐(6)内的油脂泵出,经油管(7)供给涂油板(8),然后经涂油舌(9)涂到钢轨(10)内侧。齿轮泵(4)多泵出的油脂可经溢流阀(5)回油箱。车轮通过后,由压簧片(20)将压板(6)压回到定位垫铁(19)上,恢复原位,准备下一个车轮压踏。
轨道涂油器解决了现有涂油器的缺点,供油均匀,降低油耗,减轻重量,采用两级缓冲装置,安全可靠,提高了涂油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轨道不间断涂油。为轨道涂油提供了一种新的轨道涂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济南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9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