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水质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88220125.5 | 申请日: | 198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9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施振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鸿祥,龚静江 |
地址: |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净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水质净水器。
现有的中水质净水器具有混凝、澄清和过滤三道净水工艺技术,但由于沉淀室(2)内均只有斜管或斜板组成的一层沉淀区,故沉淀效率不高,且所占体积也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效益高,所占体积小的中水质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壳体(1)、机座(7)、絮凝室(3)、污泥浓缩室(5)、沉淀室(2)、滤料室(12)、滤料反冲系统(1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沉淀室(2)内由数根正六边形管(11)组合成蜂窝状形,正六边形管(11)倾斜排列三层以上,且每层正方形管(11)互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在图1、图2中,
1、壳体、2,沉淀室、3,絮凝室、4,回水管、5,清泥浓缩室、6,原水进水管,7,机座、8,排砂阀、9,排污阀、10,滤料反冲系统、11,正六边形管、12,滤料室、13,清水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原水从原水进水管(6)沿内壁切线方向高速进入净水器内壁形成急旋流,在絮凝室(3)的作用下,固液分离后的大絮凝粒落下作为成熟的矾花群体或随污泥排除。水流中的微絮粒则上升至沉淀室(2)内,由于正六边形管(11)倾斜排列三层以上,且每层正方形管(11)互相联通,因此整个沉淀室(2)被分割成多个沉淀区域,水流中的微絮粒在沉淀室(2)区域内得到充分沉淀,清水流则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滤料室(12),完成整个净水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制造的中水质净水器,与现有的中水质净水器相比比,具有出水量大,水质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宜昌市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20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