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艺折扇无效
申请号: | 88221406.3 | 申请日: | 198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蒯世英;张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蒯世英;张常青 |
主分类号: | A45B27/00 | 分类号: | A45B2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群 |
地址: | 浙江省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折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生活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工艺折扇。
本实用新型是在公知折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现有技术中,折扇的扇片是相互重叠的,扇面只能向左或向右一个方向展开,扇面展开后,扇片在扇轴处呈旋转阶梯形,扇面的整体对称性不明显,在使用时,手拿住折扇的扇轴部分扇动,手感不舒服,还容易引起手的疲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工艺折扇,保持了传统折扇的优点,克服了手感差、手易疲劳的不足,整个扇面具有明显的对称性,提高了折扇的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折扇的扇面由基础扇片、左、右扇片组成,在扇轴处,左、右扇片是相互交叠在基础扇片上的,折扇展开后,左、右扇片分别位于基础扇片的左侧和右侧,在扇轴处可装置扇把,以方便使用和丰富折扇布局。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下:
图1为工艺折扇图。
图2为工艺折扇的扇片正面图。
图3为工艺折扇的扇把结构图。
图4为扇把上体内侧图。
图5为扇把下体内侧图。
图6为开扇控制件立体图。
图7为弹性片立体图。
参照附图:
在扇片(包括基础扇片和左、右扇片)的一端有园孔9,第一个左扇片2上有园孔8、第一个右扇片7上有园孔10,基础扇片1位于扇面的中央,在扇轴5处,左扇片2与右扇片7相互交叠在基础扇片1上,並由园孔9与扇轴5相配合,折扇展开后,在扇轴5处相邻的左扇片2和右扇片7分别位于基础扇片1的两侧,左扇片2、基础扇片1以及右扇片7在离扇轴5较远的一端是采用公知方式相连接的,扇把4由上把体11和下把体16组成,上把体11的园孔12和下把体16的园孔17相对应,並与扇轴5相结合,在上把体11上有长方形孔13,长方形孔13内以公知方式安装有开扇控制件14,弹性片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把体11、另一端与开扇控制件14相配合,上把体11有U形槽20和凸部19,弹簧18装在U形槽20内,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个左扇片2的园孔8和第一个右扇片7的园孔10,在下把体16上有矩形缺口21,缺口21与上把体11的凸部19对应配合,开扇控制件14上有横杆22,其两端有凸部23,在弹性片15的作用下,凸部23在折扇折拢时,与第一个左扇片2和第一个右扇片7相配合,从而将左扇片2和右扇片7的一端都限制在扇把4内,扇把4内的弹簧18、开扇控制件14、弹性片15与左扇片2和右扇片7的连接配合结构,构成了工艺折扇的自动开扇机构。若要将折扇展开时,只需按压开扇控制件14,其横杆22向上移动,从而使凸部23与左扇片2和右扇片7脱离,与此同时,弹簧18通过对园孔8和园孔10的作用将折扇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蒯世英;张常青,未经蒯世英;张常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21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