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式管口密封器无效
申请号: | 88221487.X | 申请日: | 198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2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季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季扬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河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管口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封堵管口的工具。
在铺设各种管道时,为了防止异物进入管内或检测管道是否泄漏等,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将管道一端暂时封闭。目前通常采用的一种办法是用金属板直接焊在管口;另一种方法是在管口外壁焊接几只带孔的突出物,再将垫有胶圈的圆盖用螺栓紧固在管口上。这两种方式都需在管体上进行临时性焊接,并在完成使用后拆除,这不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容易对管体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管道施工部门提供一种轻便灵活、省时省力、能重复使用、且对管道本身无损坏的活动式管口密封工具。
其解决方案是:用一端带密封盖一端带齿牙的工具插入管内,利用螺旋拉力使齿牙张开咬住管内壁,同时密封盖亦抵住管口,从而达到密封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
活动式管口密封器由二个齿块(1、1′)、一对等长的前支撑臂(3、3′)、一对等长的后支撑臂(2、2′)、螺杆(4)、连接套(5)、压缩弹簧(6)、密封盖(7)、密封圈(8)、螺母套筒(9)、手柄(10)、密封圈(11)以及五个连接轴(01、02、02′、03、03′)构成;二个后支撑臂(2、2′)的一端与螺杆(4)用连接轴(01)连接,二个前支撑臂(3、3′)的一端分别用连接轴(02、02′)连接在套在螺杆(4)上并成滑动配合的连接套(5)的二侧耳上,二对前、后支撑臂(2-3、2′-3′)的另一端与二个齿块(1、1′)分别用二个连接轴(03、03′)连接,在连接轴(01)与连接套(5)之间的螺杆(4)上套装有压缩弹簧(6),嵌有密封圈(8)的密封盖(7)通过中孔套在螺杆(4)上,为了防止与管口错位,密封盖边沿可卷成(或焊接)与盖体垂直的护圈。密封圈(11)套在螺杆(4)上并与密封盖相贴,螺母套筒(9)拧接在螺杆(4)上,手柄(10)是以可装拆方式串接在螺母套筒(9)端部的。
为了保证齿块能咬紧管壁,齿块与管道内壁接触的面为圆弧面并带有斜齿,其圆弧面之曲率与管道内壁曲率相同。并最好使用硬度较高的合金钢或高碳钢制做齿块。螺杆和螺母应加工成承受单向轴向力的锯齿形螺纹。根据管子口径的不同,本实用新型可制成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
使用与工作原理:
根据以上结构,前、后支撑臂与连接套是轴接的,构成一个具有四连杆机构的五边形,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二齿块具有最小间距。使用时,将带有齿块的五边形连杆机构插入管内,将密封盖压在管口上,通过手柄旋转螺母套筒,使连接轴(01)前移,因连接套(5)顶在密封盖上不能前移,于是二齿块之间距随连接轴(01)前移而增大,直至二齿块紧咬在管内壁并不再有移动,继续旋转螺母套筒(9),将密封圈(11)与密封圈(8)分别紧压在螺母套筒与密封盖以及及密封盖与管口之间,将欲暂行密封的管道口完全密封。使用完毕只需将螺母旋松。在弹簧的作用下,两只齿块自然向中间靠拢,密封器即可轻易取下。
本密封器既可快速密封管口,也可很快拆下,并可重复使用。其优点是:器具本身有紧固能力,不必再通过焊接,使用、拆卸方便,对管体无损坏,并能反复使用,省时省力,减少物耗,有利于提高工效。
本附图是使用装配示意图,其中:1、1′-齿块,2、2′-后支撑臂,3、3′-前支撑臂,4-螺杆,5-连接套,6-压缩弹簧,7-密封盖,8-密封圈,9-螺母套筒,10-手柄,11-密封圈,12-被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季扬,未经刘季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21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