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阀无效
申请号: | 88221552.3 | 申请日: | 198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4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耀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汕头锅炉辅机厂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灿志,叶贤京 |
地址: | 广东省油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软水设备——钠离子交换器上的多路阀。
钠离子交换器(也称软水器)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制备软水的设备,其工作过程包括“软化、逆洗、再生、正洗”四个程序,在已有技术中,对这四个程序的转换和控制是通过多个普通的单路制水阀相配合来完成的,它所用的阀门和管道多,结构分散,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易产生误动作,而且不能采用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阀,它能有效地完成对软水器“软化、逆洗、再生、正洗”四种工作程序的转换和控制,并且该多路阀可以加上控制机构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解决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阀由阀座、阀体、阀盖和阀芯构成。阀座内部分成五个腔室,分别与软水器入水管接口、原水(硬水)入口、软水出口、软水器出水管接口和排污口相通;阀体内部有中央腔和排污腔,分别与阀座的五个腔室相通,阀体中央腔壁与阀盖的侧盖之间形成一通道,其上下与中央腔相通;阀盖包括顶盖、侧盖和底盖,顶盖内部做成空腔并与阀体的中央腔和排污腔相通;阀芯由阀杆、阀盘和活塞构成,阀芯装在阀体中央腔中,通过控制阀芯上下移动处于不同位置,可使阀座和阀体内部形成不同的通路,以满足软水器不同工作程序的需要,实现对不同工作程序的转换和控制;只要将阀杆下端与控制机构连接,即可实现对软水器四种工作程序的手动或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阀还在阀体一侧设有与中央腔相通的盐液喷射腔,其中装有盐液喷射器,起自动盐液泵的作用,所以无需再另外安装盐液泵,并且便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阀用于软水器上,使软水器各个工作程序集中一处控制,可省去已有技术中的大部分管道和阀门,减少其他铺助设备,占地面积小,节省设备投资,并且便于操作和管理,不易出现误动作,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路阀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图2、图3和图4分别是阀座、阀体和阀芯的结构图;图5、图6和图7分别是盐液喷射器的喷咀、喉管和喷咀座的结构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其中(a)、(b)、(c)、(d)分别为“软化、逆洗、再生、正洗”四种工作程序的阀芯位置和水流通路示意图。
参照图1至3,阀座1上下分别有软水器入水管接口25和软水器出水管接口26,两侧有原水(硬水)入口9和软水出口20,背面有排污口27和盐液管接口30,正面有固定螺丝座29以便与阀体连接固定;阀座内部分成a、b、c、d、e五个腔室,它们分别与软水器入水管接口25、原水入口9、软水出口20、软水器出水管接口26和排污口27相通;在原水入口9下方有压力表接口28,在该接口上装有压力表10;在软水出口20下方有管塞口21a和管塞21b。阀体3内部有一贯串上下的圆柱形中央腔g,阀芯4就装在该中央腔中,阀体上部一侧有排污腔e′,它和中央腔g分别与阀座的e腔和a、b、c、d腔相通;中央腔壁52与侧盖5之间形成一通道h,其上下与中央腔g相通,在软水器的“再生”和“正洗”程序中,通道h作为排污通道与顶盖2的内腔、排污腔e′、阀座e腔和排污口27形成一条排污通路;阀体3一侧还设有盐液喷射腔f,它与中央腔g相通,在盐液喷射腔f中装有盐液喷射器,起自动盐液泵的作用;盐液喷射器由喷咀座13、喷咀14和喉管16构成,喷咀14和喉管16装在喷咀座13上,在喷咀14和喷咀座13之间嵌有O形密封圈15;喷咀14、喉管16和喷咀座13的结构分别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盐液喷射腔f通过盐液入口31与阀座的盐液管接口30连通,其顶部有管塞口12a和管塞12b,底部有管塞口19a和管塞19b;阀体上有固定螺丝孔32,其数量和位置与阀座上的固定螺丝座29相对应,固定螺丝17通过螺丝孔32和螺丝座29将阀体与阀座连接固定,在阀体与阀座之间有垫片7起密封作用;阀体底部有供底盖8固定的固定螺丝座33,还有两个凸脚,其上面有螺丝孔34供安装控制机构用。阀盖包括顶盖2、侧盖5和底盖8,它们分别由固定螺丝11、18和51固定盖紧在阀体的顶部、正侧面和底部;顶盖2内部做成空腔,其侧面有孔与阀体的排污腔e′相通,底部有一圆孔与阀体中央腔g相通,该圆孔的直径与阀芯4顶部的活塞42(图4)相同,顶盖侧面上下嵌有O形密封圈22起密封作用;侧盖5与阀体之间有垫片6起密封作用;底盖8与阀体之间有O形密封圈24起密封作用,底盖中心有一圆孔供阀芯的阀杆35下部伸出阀体外,以便与控制机构连接,该圆孔一周嵌有O形密封圈23起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汕头锅炉辅机厂,未经广东省汕头锅炉辅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21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