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89100135.2 | 申请日: | 198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19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悦生;星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洋渔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12 | 分类号: | G01N33/12;G01N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承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具体涉及利用酶或微生物等的特性而作成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一般是由对于特定的分子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和将该物质的识别信息变换为电信号的电气化学器件(变换器)来构成该感应部分的基本部分。
作为上述生物传感器根据具有上述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来看则人们所熟悉的有酶型或微生物型等的种类的传感器,又根据识别的分子的种类则人们所熟悉的有葡萄糖传感器、乙醇传感器或醋酸传感器等种种的传感器。这些生物传感器与用比色法等的现有的化学上的测定法相比,其测定所需要的时间可大为缩短。
但是上述生物传感器通常在进行测定时要一边对其感应部分经常供应预定的缓冲液,一边在其上流一侧导入试样液,即采用所谓流动注射分析法。在此流动注射分析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是用生物传感器进行测定本身可在短时间(例如10分钟以内)内结束,但用于调制试样液的预处理上却需要很长时间(例如10~30分钟)。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能迅速且简便地计量试样中所含的特定的分子,而不需要特别进行用于调制试样液的预处理。
本发明人等经多方研究结果获得如下见识。即通过在备有其内部装有感应电极的传感器主体的生物传感器上设置用特定的膜进行遮蔽的导入口,通过使该导入口在预定的条件之下接触试样就能直接计量在该试样中所含的特定的分子,从而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就是根据上述看法而进行的,从而提供有以下发明。
所提供的生物传感器(整体型构造)的特征在于备有其内部装有感应电极的传感器主体、并做成可经常向该感应电极的感应部分供给缓冲液,且在上述主体上设有用以与测定试样相接触并从该试样中取得测定对象分子的导入口,该导入口用可透过上述测定对象分子的膜进行遮蔽。
所提供的生物传感器(分离型构造)的特征在于备有其内部装有感应电极的传感器主体,并做成可经常向该感应电极的感应部分供给缓冲液,且设置一个与上述主体相连、并经上述缓冲液连通的接触部分,在该接触部分上设有用以与测定试样相接触并从该试样取入测定对象分子的导入口,该导入口并用可透过上述测定对象分子的膜进行遮蔽。
按上述方式而构成的生物传感器由于能从上述试样通过上述导入口将测定对象分子取入传感器主体,故能直接计量在试样中所含的特定的分子。又通过将上述导入口设置在和传感器主体分开的另一部件的接触部分上就能更容易、更简便地进行上述直接计量。
下面,根据图1及图2对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情况的半剖视图,图2为表示装在上述传感器的内部的感应电极的概略图。
上述图1所示的生物传感器备有其内部装有感应电极2的传感器主体3,在该传感器主体3的下部上形成有缓冲液的供给口3a及排出口3b,并作成可向上述感应电极2的前端部经常供给缓冲液。
且,在上述传感器主体3上设有用以与测定试样(在图1中未图示)接触并将测定对象分子从该试样取入该传感器主体3内部的导入口4,该导入口4用可透过测定对象分子的膜5加以遮蔽。在图中该膜 5用O形环装在传感器主体3的下部的周围。
关于上述膜5只要是可透过测定对象分子的膜均可利用,并无特别限制,而且具体地说,可举出的有例如透析膜、膜滤器或超滤膜等。
又,上述感应电极2,在例如氧电极或pH电极等的前端部(电极部分)上,装上具有识别固定化酶或固定化微生物等的特定分子的功能的物质,以构成该感应部分的基本部分。在氧电极等的前端部上安装上述固定化酶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但如图所示,可举出下列例子即按次序配上聚四氟乙烯膜21及固定化酶(膜)22,再从其下方被覆透析膜23。又上述聚四氟乙烯膜21及上述透析膜23是分别用O形环24及25固定在上述感应电极2的周围的。
又,上述感应电极2从上述传感器主体3的上方插入,并通过以螺纹啮合方式装到该主体3的上部的装配部件31进行固定。
下面,边参照图3边说明本实施例的生物传感器的作用,特别是以感应电极为用氧电极和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来构成感应电极的基本部件的酶电极时为例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洋渔业株式会社,未经大洋渔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