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有可膨胀的酸性火山玻璃岩的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0358.4 | 申请日: | 198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1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贯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贯虹 |
主分类号: | C04B33/24 | 分类号: | C04B33/24;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洪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有可 膨胀 酸性 火山 玻璃 陶瓷制品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为了防止陶瓷制品在干燥和烧制的过程中产生开裂现象,提高陶瓷制品的成品率,人们曾采取过将具有微孔结构的可膨胀的酸性火山玻璃岩如珍珠岩、黑曜岩或者松脂岩等直接掺入到陶瓷制品坯料中去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利用了具有微孔结构的可膨胀的酸性火山玻璃岩热伸缩性好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陶瓷制品在干燥和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开裂现象,但根据这种做法人们最终还是难以制造出较大件、较大平面或者形状较复杂的陶瓷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出原因所在,改进上述的做法,以解决利用上述技术也难以制造出较大件、较大平面或者形状较复杂的陶瓷制品的问题。
众所周知,可膨胀的酸性火山玻璃岩如珍珠岩、黑曜岩或者松脂岩其内部组织结构除了有微孔外,另一个方面是这些酸性火山玻璃岩本身还含有一定量的结合水,根据试验证明,当这些酸性火山玻璃岩被加热至一定的温度时,酸性火山玻璃岩中的这些结合水就会挥发逸出从而容易造成处于干燥或者烧制过程中的陶瓷制品产生开裂现象。根据这一情况,本发明只要采取在陶瓷制品坯料中掺入这些可膨胀的酸性火山玻璃岩之前先进行结合水的脱水处理或者焙烧膨胀处理的做法,就可以解决已有技术中的就是掺入这些酸性火山玻璃岩也难以制造出较大件、较大平面或者形状较复杂的陶瓷制品的问题。
利用本发明所说的这种方法,不用改变已有技术中制造陶瓷制品坯料和烧制陶瓷制品的其它工艺就能使较大件、较大平面或者形状较复杂的陶瓷制品的制造成为可能,因此,它具有简单、可行的优点。另外,如采用进行焙烧膨胀处理的酸性火山玻璃岩一作掺入料时,还可使陶瓷制品具备保温的性能。
本发明所说的利用脱结合水或者焙烧膨胀后的酸性火山玻璃岩掺入到陶瓷制品坯料中的做法,可广泛地在生活日用、工艺美术以及工业的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中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贯虹,未经陈贯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喹啉-3-羟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气相氟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