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酸钠氧烛无效
申请号: | 89100611.7 | 申请日: | 198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8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春;马万孝;张一;史方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7/08 | 分类号: | A62B7/08;C01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海峰 |
地址: |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酸 钠氧烛 | ||
本发明属于化学氧发生器,而特别适合于作化学氧自救器启动装置。
化学氧发生器-氯酸钠氧烛,已早为人所知。国外从六、七十年代始已有多项专利申请。这种氧烛除主成份NaClO3外,尚含燃料和其它添加成份。燃料多为Fe、Mn、C粉等;另外还加入如BaO2、MnO2等除氯剂及粘结剂。为了保证氧烛强度,还常加入玻璃纤维或钢毛等。可想而知,这种氧烛燃烧温度很高。1972年美国3702305号专利曾提出催化分解添加过氧化物,使氧烛燃烧温度大为降低。但由于加入了吸湿性强的Na2O和(或)Na2O2,却给氧烛加工、装配和贮存带来了很多不便。1978年美国第4073741号专利提出用CoO或Co3O4催化分解NaClO3的氧烛。该氧烛一般常含有少量NaClO4,只用很少或不用燃料。氧烛燃烧温度降到NaClO3熔点以下。该氧烛最佳组成为(重量百分数):96NaClO3,0~0.5NaClO4,1.5CoO,0~4BaO2,0~1陶瓷纤维。选择有一定孔隙度的硅铝酸盐陶瓷纤维作添加剂,据称可起控制催化分解的作用。所加BaO2兼有放O2和吸收Cl2的作用。另外还加小量玻璃纤维作增强剂。Winfried,K.R.等人曾研究指出,过渡金属氧化物,特别是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的氧化物均对氯酸盐分解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因而可望降低氧烛燃料比,并在较低温度下使NaClO3分解放O2〔J.Phys.Chem.,74,3317(1970)〕。但由于MnO2,Fe2O3等很难得到好的纯制品,使用量稍大时,常引起放氧中Cl2含量偏高。作为成型剂或增强剂,钢毛和玻璃纤维之类容易成团,引入此类物质常给加工成型造成困难。而钢毛又常引起有CO和CO2的产生。而且加入BaO2除Cl2剂可致使氧烛点火迟钝。况已有技术由于其设计、成份和配方的缺点,在使用中有放氧滞后现象,即氧烛在启动后的前几秒钟内不释放或少释放氧气。本发明便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研制了一种启动迅速,无滞后,放氧速度快而平稳的氧烛。在总放氧量为6升,燃时~1分钟时,机制外壳表面温度低于250℃。它特别适合于作化学氧自救器启动装置使用。同时也提供一种催化分解NaClO3型氧烛化学组分。它仅含少量或不含燃料,释放很少热量,以保障较低的氧烛总体温升。
附图1为氧烛主体工装示意图。氧烛主体由引火片3、发热体4和烛体5组成。主体底部有玻璃纤维垫8。过滤罐9内装颗粒Na2O2,或霍去来特(Hopcalite),最后是压紧簧片10。机制外壳6的上部有火帽1和火帽撞击机构13。下部有密封膜11和出气口12。为隔热和防止上喷火,在主体最上部还垫有玻璃纤维垫2。7是固定夹,用以夹紧氧烛主体并固定于机壳内,药柱与壳体间有一适当空隙以便气体流出。由撞击机壳上火帽点燃引火片后,引火片接着点燃发热体并依次向下持续燃烧到完全。燃烧时所放气体逆向流出,既加热了氧烛主体,又降低了出口气体温度。氧烛主体设计分段,保证了氧烛启动快,无滞后,燃烧放氧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稀土高温超导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整流式电力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