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0614.1 | 申请日: | 198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7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平尾俊彦;中野哲郎;东朋树;中西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P13/08 | 分类号: | C12P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辛敏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赖氨酸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L-赖氨酸在动物饲料、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多方面的用途。
在此之前,已知可使用杆状谷氨酸生产微生物的各种营养需要性菌株、各种抗药菌株、各种药物敏感性菌株生产L-赖氨酸。另外,使用抗生素抗性菌株的方法(美国专利3,687,810号),及使用对芽孢杆菌属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有抗性之菌株的方法〔日本专利公开号169497/84〕也是已知的。
迄今尚未报导过对伊枯草菌素(iturin)相关物质有抗性的菌株。日本专利公开号169497/84中公开了使用对芽孢杆菌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抗性的菌株的方法,但发明的目的不是提高赖氨酸生产微生物的生产能力,而是防止因芽孢杆菌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对赖氨酸生产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工业上以较低成本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本发明人对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期以工业上的低成本制得L-赖氨酸,结束发现通过赋予杆状谷氨酸生产微生物以抗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的抗性,可提高L-赖氨酸生产微生物的生产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其包括在培养基中培养对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有抗性并能产生L-赖氨酸的杆状谷氨酸生产微生物、在培养物中积聚L-赖氨酸以及从中回收L-赖氨酸。
本文中所说的杆状谷氨酸生产微生物是指属于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或节细菌属的微生物。
本文所说的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是指由芽孢杆菌属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并包括如伊枯草菌素A、伊枯草菌素C、抗霉枯草菌素(mycosubtilin)、杆菌抗霉素(bacillomycin)〔Biochim,Biophys,Acta552,558-562(1979),Biochim,Biophys。Acta684,207-211(1982)〕及其混合物。
作为各突变菌株的亲本菌株,可使用任何具有产生赖氨酸能力的、属于杆状谷氨酸生产微生物的菌株。特别是谷氨酸棒杆菌H-3149(FERMBP-158)和谷氨酸棒杆菌H-4412(FERMBP-1069)。
可于30℃用于250μg/ml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处理上述亲本菌株30分钟,然后分离生长于含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的基本培养基琼脂平皿上的菌株即得到对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有抗性的突变菌株,其中培养基中所含伊枯草菌素的浓度应使亲本菌株不能生长。此外,可培养如此得到的对伊枯草菌素有抗性的突变菌株、比较根据提高了L-赖氨酸生产能力而筛选的各菌株之间产生赖氨酸的能力,从而得到本发明的突变菌株。
上述方法得到的对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伊枯草菌素A和伊枯草菌素C的1∶1混合物)有抗性的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具有下列性质:
亲本菌株:谷氨酸棒 杆菌H-3149(FERM BP-158)具有S-(2-氨乙基)半胱氨酸抗性、利福平抗性、链霉素抗性和6-氮尿嘧啶抗性。
突变菌株:谷氨酸棒状杆菌H-4933具有S-(2-氨乙基)半胱氨酸抗性、利福平抗性、链霉素抗性、6-氮尿嘧啶抗性和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抗性。
亲代菌株:谷氨酸棒杆菌H-4412(FERM BP-1069)具有S-(2-氨乙基)半胱氨酸抗性、利福平抗性、链霉素抗性、6-氮尿嘧啶抗生和β-萘喹啉抗性。
突变菌株:谷氨酸棒杆菌H-4934具有S-(2-氨乙基)半胱氨酸抗性、利福平抗性、链霉素抗性、6-氮尿嘧啶抗性、β-萘喹啉抗性和伊枯草菌素相关物质抗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酚A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丙烯酸氨基甲酸乙酯化合物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