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除棉秆黑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0791.1 | 申请日: | 198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1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竹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竹友 |
主分类号: | D21B1/02 | 分类号: | D21B1/02;D21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尖山***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黑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制浆造纸工艺。
棉秆是一种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在五十年代即引起重视,并开始了用于制浆造纸的研究。在文献1(“中国造纸”1989年2期)中,公开了棉秆原料特性的分析研究,文章中提到了棉秆适于抄造一般纸浆,如纸板、文化用纸,但文章中只报导了棉秆采用NaOH,NaOH-AQ,亚硫酸铵制成的半化学浆抄制1号箱板纸的实验情况,对要求较高的文化用纸未作进一步报导。如果棉秆的外表黑皮未能去除,用常规的方法制浆,除漂白困难外,制得的纸黑黄尘埃太多是不适于制造文化用纸,而已有的除黑色表皮的方法中,一类是用人工剥皮的方法,将棉秆剥下后,再用机械方法除去黑皮,如:用软麻机等处理,或者将棉秆皮碾压,再用风选除去外皮或者是将棉秆皮用化学方法脱胶,将剥下的棉秆皮用纯碱和食盐蒸煮,再用棒捶,随搓随洗使黑皮及果胶脱掉,尚有发酵脱胶法,浸渍脱胶法等(见中国造纸植物原料志1959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上述方法中,都必须用人工剥棉秆皮,生产效率低,每人每天最多剥13公斤,这对于文化用纸中最大的一类——新闻纸的生产来说,效率太低,远不能满足要求。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脱除棉秆黑皮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工业生产、效率高,效果好。这种方法不仅能脱除棉秆的黑皮及果胶,根部沾有泥沙也同时除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全棉秆经切草机切成段后,用水或用含有厌氧菌的水在常压、20~90℃下浸泡2-12小时,浸泡好的棉秆按2.5-8%浓度送入水力碎浆机,在水力碎浆机中棉秆受到机械、水力运动及冲击,相互摩擦,果胶溶于水中,纤维表皮沾有的泥沙脱落混入水中,一并从水力碎浆机中的筛孔连续排出,棉秆中的韧皮层也同时从棉秆芯上分离,形成浆状的纤维束。
本发明的脱除棉秆黑皮的方法,还可用于其他草类植物的脱皮,如桑皮、枸皮、胡麻秆、红麻秆、紫穗槐等。
本发明优点:采用水力法脱除棉秆黑皮及果胶,同时可将非纤维细胞及棉秆表面沾有的泥沙一并除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适用于大工业生产。脱除黑皮、果胶的韧皮纤维及芯杆可以用常规的机械法、化学法制成漂白浆,用以抄选文化用纸或外表美观的牛皮纸等。
实施例:
切成段的棉秆在常压20~90℃下用水浸泡2~12小时,浸泡好的棉秆按2.5~8%浓度送入水力碎浆机,该机是:立式(或卧式)圆筒内装有叶轮,由马达带动,棉秆受叶轮、水力运动及冲击,相互摩擦,黑皮被破碎为碎片、颗粒,中层的非纤维细胞在黑皮逐渐脱落的同时也被逐渐碎成细小碎末,皮部与芯杆之间的果胶被溶于水中,根部表面沾有的泥沙也混入水中,即开启排水阀门,边加清水,边排放去除物。处理1小时左右后,棉秆黑皮、中层非纤维细胞果胶、泥沙即可去除掉。与此同时、韧皮层变成絮状的粗纤维束,并与棉秆芯分离,韧皮层和棉秆芯成为纸浆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竹友,未经王竹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他激开关贮能稳压电源
- 下一篇:用于数-模转换器的西格马-德尔他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