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无效
申请号: | 89100984.1 | 申请日: | 198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581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半导体 激光 放大器 tw sla | ||
本发明涉及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领域。
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的芯片结构采用与半导体激光(LD)相同的多层异质结构,将芯片的两解理面增透,由输入和输出光纤分别从两端耦合而成。这种器件通常采用平面铜块热沉抽运其热耗散功率。为减少热阻,通常将芯片的衬底朝上而倒装在热沉上。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光纤的外半径(~65微米),远大于芯片有源层至热沉的距离(~数微米)致使这种结构不能直接应用于两端用光纤耦合的TW-SLA器件中。其解决办法之一是在中部或某一端部形成平凸台的热沉,凸台高度略大于光纤半径,凸台宽度与TW-SLA芯片长度严格一致,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因其加工困难成本高而受挫。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TW-SLA芯片后端面(F2)增反,前端面(F1)增透,借助光学环行器(1)将输入信号通过光纤耦合进入TW-SLA的前端面,经TW-SLA有源层放大,经芯片后端面反射而再一次通过有源层,仍由前端面经同一光纤输出。
TW-SLA芯片(3)的前端面(F1)镀增透膜其反射率R1<10-3;后端面(F2)镀增反膜,其反射率R2>0.99。输入信号经光纤耦合进入光学环行器(1)的(A)端口经(B)端口输出,经光纤(2)耦合进TW-SLA(3)的有源层(4),经其放大的光信号到达后端面(F2)被反射回有源层进一步放大,然后由前端面输出耦合出来经同一光纤(2)进入光学环行器(1)的(B)口。由(B)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由(C)端口输出,从而同时实现了光信号的放大与隔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平面热沉块采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即可,成本较低;(二)输入、输出合二为一,减少了一次耦合环节,增强了器件可靠性;(三)光信号在TW-SLA有源层内往返一次,在同样的芯片长度和注入电流下,提高了器件的增益。(四)光学环行器兼作光学隔离器,可消除反馈信号引起的噪声;(五)适用于自然偏振光信号,不必使用偏振光纤。
图1为输入、输出用同一光纤共端耦合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其中(1)为光学环行器,(A)输入端口,(C)输出端口,(B)端口(与光纤联接)。(2)是光纤;(3)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芯片,(4)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芯片的有源层;(5)是热沉,其中(F1)是芯片前端面,(F2)是芯片后端面。
图2(a)是在中部具有凸台热沉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结构图。
图3(b)是在端部具有凸台热沉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0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子电路的接合方法
- 下一篇:电磁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