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陶质器具及制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1087.4 | 申请日: | 198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57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研究所;阜新市劳动改造管教支队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营养 保健 功能 器具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麦饭石为原料,按传统陶器生产工艺制成的具有与天然麦饭石等同营养保健功能的陶质器具及其制法。
天然麦饭石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人类的生殖生长,发育,保健,健脑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营养源。通常是用麦饭石原矿浸于饮用水中后,用水来作饭、饮用或洗涤,但使用不便,应用范围窄,效果差。后来采取从原矿中提取麦饭石精,将有效成份直接加入食品、饮料化妆品或医药中,起到营养和保健作用。但是麦饭石精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得率低,每吨麦饭石原矿仅能提取10克麦饭石精,剩余尾矿占99%,同样也限制了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充份利用麦饭石原矿包括提取了麦饭石精后所剩余的尾矿生产陶器:用麦饭石的原矿生产配套附件。其配套使用,仍可达到营养保健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器皿是以50%-90%的红粘土配以50%-10%的的麦饭石原矿或提取麦饭石精后所剩余的尾矿为原料,其坯式为:
按照制造陶器的生产工艺,经配料,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加工制作成传统的菜咖餐炊具等饮食用器皿。其烧成温度在1000℃-1100℃配套附件是以100%的麦饭石原矿为原料,同样按陶器工艺加工制作成形状与器皿相配套的内衬,漏筛和供浸泡用的颗粒,浸片等。其烧成温度在850℃-950℃。其配套使用方法是,以器皿为外容器,内衬和漏筛以及浸粘、浸片直接与水、茶水、果汁、饮料、汤等液体食物相接触,即可将微量元素溶入食物中,食后对人体可起到营养保健作用。
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麦饭石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变费为宝,同时又扩大了麦饭石的应用范围,保持了麦饭石对人体的营养,保健功能,也为陶器的生产开辟了原料来源。且该产品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
实施例1:分别以50%,70%,90%的红粘土和50%,30%,10%的麦饭石原矿或已提了麦饭石精后所余的尾矿的三组配比为原料,按制陶工艺经配料,成型,干燥,分别在1000℃ 1050℃,1100℃的温度下烧成,制成茶、咖,餐,炊具等饮食用器皿。
实施例2:以100%的麦饭石原矿为原料经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分别在850℃,900℃,950℃温度下烧制成与实施例1相匹配的配套附件如:内衬,漏筛和供浸泡用的浸粒、浸片等。
实施例3:将实施例2所述的内衬,漏筛附件,置于相应的实施例1所述的器皿内,必要时可再加入供浸泡用的浸粒或浸片,注入待饮用的酒体即可按通常方式进行食用。
实施例4:按照实施例1的浸粒和浸片等供浸泡用的配套附件的配方和工艺制成浸粒和浸片等浸泡物。直接置入各种材质的饮食器皿中泡水饮用即可。
实施例5:按照实施例4加制成的浸粒,浸片等供浸泡用的配套附件,直接置入水,茶水,饮料,酒,汤等液体食品中,按通饮用方式饮用亦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研究所;阜新市劳动改造管教支队,未经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研究所;阜新市劳动改造管教支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1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江瑶柱加工方法
- 下一篇:区域钢化玻璃的物理强化方法及其冷却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