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藻混合食品系列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9101088.2 | 申请日: | 198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8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群 |
主分类号: | A23L1/00 | 分类号: | A23L1/00;A23J1/00;A23P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志奇 |
地址: | 上海市田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藻 混合 食品 系列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特别是海藻混合食品系列生产工艺。
现代很多医学和营养学家均认为,多食海藻对健康有益,可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但经常食用原形的海藻久而会厌食,如从海藻中提取有用成份,混入蛋白质或淀粉类物质制成各种口味不同的食品将有利于人们经常食用。
我国西北地区牛、猪、羊血均未充分利用,更少直接食用,食品工业界有关专家经常著文提倡直接食用,认为畜血营养丰富,是一丰富的、潜在的食用蛋白资源,但现国内尚缺乏用畜血作原料制成的外观和口味均佳的食品品种,故目前畜血的直接食用率很低。
现国内外均已有提出从畜血中提取淡色血浆经喷雾干燥成粉末,并建议添加在面包、糕点和糖果中直接食用,但因气味不佳,难以作甜食,且粉末状产品不适作菜肴。大豆等豆类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亦可与鱼肉蛋白媲美,豆制食品口味不如鱼肉的原因之一是咀嚼性能不佳,国外虽已有模仿肉类的肌肉纤维,即将大豆蛋白抽成纤维后再加工成人造肉的尝试,可改善口味,但因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国内未见引用。
某些鱼类等水产品因各种原因不能直接食用,如从中提取蛋白制成外观和口味均良好的食品,则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副食品来源。
国内外已有以海藻酸钠溶液,以氯化钙、氯化镁和乳酸钙等作用固化剂生产人造海蜇皮的报道,但国内市场未见有丝状和珠状产品。
本发明为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研制成海藻混合食品系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海藻混合食品系列生产工艺,工艺简单,成本低,充分利用了已有的海藻和畜血等资源制出外观和口味均佳的食品,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海藻混合食品系列生产工艺,将海藻提取液与蛋白质提取液或淀粉类物质混合成海藻混合液,其中海藻酸钠浓度在0.5-3.0%之间,然后成型。
进一步讲,所述的成型包括片状成型、丝状成型和粒状成型。
更进一步讲,所述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对所制得的产品进行冷冻脱水,及腌制或干燥。
本发明海藻混合食品系列生产工艺,工艺简单,成本低,充分利用了已有的海藻和畜血等资料制出外观和口味均佳的食品,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畜血由于其外观(红色)及形状不佳,故较少直接食用,特别在我国西北地区都弃而不用或用作饲料,本发明的产品海藻畜血混合食品外观(淡黄色)和形状(片状、丝状或粒状)均较佳,且可直接食用,口味良好,并有保健作用,因此提高的畜血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增加了副食品新来源;木发明产品海藻豆类混合食品口味较一般豆制食品佳,其中丝状食品经烹调并压制成块后再切片,其外观、口味和咀嚼性能均接近肉类,因此提高了豆类食品的食用价值,增加了豆类食品品种,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产品海藻淀粉类混合食品外观和口观均较佳,大部分适于做甜食,且具有原料本身的风味,本发明提出了腌制或真空干燥所制得的产品,保证了产品在较长时间的贮藏或运输中不变质,且食用时可恢复到原状,,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海藻畜血蛋白片生产工艺
将猪牛等新鲜畜血按一般方法用柠檬酸钠或肝素抗凝,以1000转/分离心除去血球得淡黄色血浆,每100升血浆混入4%的海藻提取液50升成海藻畜血混合液,搅匀后用片状成型法成型:取5毫米厚、面积为60×45公分的玻璃板若干块,用砂轮磨去毛边,以1.0公分厚、2.0公分宽的玻璃条用粘合剂贴玻璃板周围一周,再用1.0公分宽的橡皮膏条或布条紧挨玻璃条边框贴玻璃板一周,然后水平放置,将上述海藻畜血混合液倾倒其上,每平方厘米倾倒0.17毫升,用喷雾器喷洒5%钙盐(醋酸钙、氯化钙或乳酸钙)溶液于表面,等表面凝结后即倾倒5%醋酸钙溶液于其上,30-40分钟后倒去上部固化液,将凝结的海藻混合食品片用小刀划成适当大小取出,浸泡在5%盐钙溶液中10-20分钟,取出用清水洗涤后浸泡在清水中,经常换水直至其中无钙盐的苦味为止,即为成品。用本法制成的片状食品,因在固化时被框边的橡皮膏粘住,不会回缩,这样在有应力的状态下固化形成的海藻畜混合食品,脆性好,厚薄均匀光滑,外观亦较好。
实施例2
海藻畜血蛋白丝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群,未经陈立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1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