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法制取糊精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9101506.X | 申请日: | 198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8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修;杨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修 |
主分类号: | C12P19/14 | 分类号: | C12P19/1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栋梁 |
地址: | 河北省永年县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糊精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含有糖基化合物的制取方法,特别是利用α-淀粉酶从淀粉制取麦芽糊精的方法。
麦芽糊精是淀粉低转化水解产物,葡萄糖值在20以下。工业上常用α-淀粉酶水解淀粉制备。一种效果较特出的工艺是酶-热-酶3段液化法,其目的在于取得较好液化效果和改善产品的过滤性质,但同时增加了工艺控制的难度和设备投资,生产周期较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淀粉酶水解方法,以较简单的工艺和设备,较短的生产周期,高产低耗制取麦芽糊精。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改变酶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来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做法是采用一种改进的3段液化工艺:
1、将干淀粉和酶直接加入温水中,而不是先配制淀粉乳液;
2、第一步液化过程用均速升温法实现;
3、第二步酶水解反应阶段采用不加搅拌的静态反应法。
采用上述方法的依据在于淀粉的酶液化实际上经历“糊化”和“液化”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的反应速度和条件各不相同,所以本发明针对不同的反应步骤采用不同的反应动力学控制手段。
α-淀粉酶一种内酶,结晶性结构的淀粉颗粒对内酶有强的抵抗作用。传统的方法是先使淀粉吸水充分膨胀,再加酶升温液化。本发明提供的淀粉和酶加入方法,可使淀粉吸水膨胀后,迅速被酶催化水解,酶用量较少,底物分子大小的分布状态较集中,为第二步液化打下基础。
本发明提供的均速升温液化法可在保证液化效果同时,大大降低工艺对控制设备的要求。换言之,本发明提供的工艺不需要较复杂的温控装置,而常规工艺若无温控装置是不能保证较长时间的保温液化操作的。
经第一步液化后的淀粉乳,底物分子量已经减小,酶水解速度增加,同时小分子的复合反应以及生成有机酸和有色物质的各类付反应作用也增加。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步液化的静态反应法,能使底物分子的α-1,4葡萄糖甙键充分催化分解,而生成的小分子则因得不到催化剂的补充以及足够的时间进行付反应,从而保证了液化产品的质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步液化工艺:
将水加热至30-35℃,取2000单位/克α-淀粉酶,用量为玉米干淀粉量0.25-0.30%,水量为干淀粉量2.7-2.9倍。先取1/2量的淀粉和酶直接加入水中搅拌,再加入另外1/2量的淀粉。调整PH值到7-8,加入适量钠盐和钙盐,持续均速升温加搅拌,升温速度为1.1-1.6度/分,直至沸腾,温度约120-130℃。
热处理杀酶,
淀粉乳沸腾3-5分钟。
第二步液化工艺:
加入上述α-淀粉酶,用量为淀粉干粉量0.25-0.30%;加水用量为淀粉量60%。液化温度为70-80C,时间为5-10分,静态反应。
具体操作时可以将酶配制成0.85-1.0%水溶液,再取等量清水酶溶液和清水温度低于20℃,在强搅拌条件下,将清水和酶水溶液一起加入完成热处理的高温淀粉乳液,使反应液迅速降温时70-80℃,停止搅拌,静态反应5-10分钟后,即升温杀酶。
经上述液化,产品的葡萄糖值为13-20,有色物质和有机酸生成量少,过滤性十分良好,经过滤后可通过各种精制手段,加工成不同产品。
例如将过滤液浓缩,加入亚硫酸钠脱色,煮沸,连续去沫,烘干,鬯椋芍瞥缮蟠烤坏穆笱亢郏魑称饭ひ档脑龀砑痢⑻畛浼潦褂谩U庵趾芬子谠俳峋С煽帕;蚋稍锱绶邸?
脱色后加入甜叶菊等添加剂,可制成色、味纯正的仿白糖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麦芽糊精生产方法,生产周期短,淀粉和酶利用率高,无需复杂设备,而产品质量稳定,过滤性好,吸潮性低,色泽纯正,特别适用在小型淀粉深加工工厂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修,未经杨建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1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灶具窥火镜
- 下一篇:合成氨厂CO变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