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无效
申请号: | 89101725.9 | 申请日: | 198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94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15 |
发明(设计)人: | 伯特伦·艾伯特·希斯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廉·雷金纳德·斯托凯尔德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4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澳大利亚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 | ||
本发明涉及泵送液体的活塞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泵送含有悬浮颗粒的液体的泵,它能将这些颗粒保留在悬浮液中,防止这些颗粒在泵的彼此进行相对往复运动的部分间发生堵塞,减小这些颗粒的任何研磨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形式属于一种泵,它包括一个泵体,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泵体中的活塞,以形成一个压力腔。所述压力腔的体积随着位于其内部的活塞的往复运动而发生变化。该活塞支承着一个密封,它与泵体形成滑动密封接触。该活塞内设有一个单向阀,随着活塞的运动使压力腔的体积减小时,该单向阀允许液体流过活塞,将液体从所述压力腔输送入活塞和密封下游泵体内壁间的空间。该空间设有一个通向活塞下游泵体内的狭窄通道,从而在活塞往复运动时,使通过该空间的液流形成紊流,并具有较高的流速。
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是,活塞用枢轴安装在一个拉杆的端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是,活塞的外壁与泵体的内壁同轴。
根据以上特点,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特征是,活塞有一个轴向中心通道,其中装有单向阀,密封下游活塞外表面形成一个收缩部分,该收缩部分有和单向阀下游侧相通的第一组孔,该收缩部分下游活塞体上有第二组通道,允许流体从该收缩部分流过。
根据以上特点,本发明再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组通道至少包括一个位于该收缩部分下游活塞外表面上的沟槽。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征是,这种泵构成一种深井泵。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特征是,泵体是由一个立管的下端形成的,立管内设有拉杆,通过拉杆,流出泵的液体被提升。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征是,拉杆横截面积占据了管子横截面积的相当大部分。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征是,拉杆是管形件。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属于一种提升泵活塞,该活塞的形状基本为管形,其外部形状和泵体的内部形状相似,但比泵体的尺寸小。活塞的一端适于以枢轴方式安装在一个拉杆上,并使活塞的内表面和拉杆间形成间隙;活塞的另一端支承一个环绕其外周的密封,该密封和泵的圆柱壁形成滑动密封接触。活塞内部设有一个阀座,阀座和拉杆间设有一个球阀,在所述密封和活塞的一端之间的活塞壁上设置了若干通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叙述,通过两个具体实施例的启发,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当活塞处于下冲程时泵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当活塞处于上冲程时泵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个实施例当活塞处于下冲程时泵的剖视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当活塞处在上冲程时泵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深井泵,它包括一个管状体11,设置于泵的壳体或回流管端部,该管状体的下端支承一个滤网12,它成为泵的进口,该管状体下端还装有一个单向阀13,它由一个环形阀座13a和一个球阀13b构成,环形阀座13a夹持在滤网12的环形支撑14和内凸缘15之间,内凸缘15形成在一个固定在该管状体11的下端的环形支撑接头16上。球阀13b容纳在管状体11的内端中,座靠在阀座13a的内表面上。用至少一个限位件17将球阀13b限制在其中。限位件17由一个横穿该管状体下端沿径向延伸的杆构成,支承在接头16上。泵体内装有一个基本为圆柱形的活塞18。活塞的一端借助一个枢轴20安装在拉杆19的一端,从而活塞18可在拉杆的端部绕该枢轴的轴线转动。如果需要,这种枢轴安装方式可以由任何其它合适的枢轴联接形式所代替。活塞18有一个轴向中心通道21,它在活塞的两端间延伸。活塞内部还形成一个扩大的中心腔室22,该中心腔室容纳一个球阀24,它座靠在阀座23上,阀座23安装在该中心腔室的上游侧,以在该活塞中设置一个单向阀。
活塞的另一端外部支承一个密封环27,它可以采用任何所需要的形式,例如一个O形密封圈或一个唇形密封圈,或者二者的组合。密封环27下游与中心腔室相对的活塞外表面形成一个收缩部分25。在中心腔室22和收缩部分25之间的活塞侧壁上设有若干槽状孔26。在收缩部分25下游活塞的一端形成的环形凸缘28上设有几个轴向沟槽(图中未示),从收缩部分25延伸到活塞下游端。这些轴向沟槽为收缩部分和活塞一端提供了液流通道,它们和活塞侧壁上的那些孔26可以对正,也可不对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廉·雷金纳德·斯托凯尔德,未经威廉·雷金纳德·斯托凯尔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1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以延长干电池使用寿命的电器电源技术的改进方法
- 下一篇:加固与编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