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清理或切割的设备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2149.3 | 申请日: | 198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5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9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马尔科姆·弗里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B24C3/12;B24C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地址: | 英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清理 切割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水下研磨清理和/或切割的方法,其中研磨气流包括由研磨粒,空气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并包含表面基本被液体润湿且作为研磨载送体在空气或空气/液体喷雾中输送的研磨粒,该研磨气流最初在一加压的混合区(1)中制备,然后被引导到水下待清理和/或切割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清理和/或切割的工作深度,对该研磨粒、空气和液体的流速以及混合区(1)的压力进行相对调节,从而使研磨气流具有如上所述的组成,并以高于环境流体静压的压力被引导到水下表面,所述的压力小于100磅/英寸2(7kg/cm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气流中80-100%的液体用来对至少大部分研磨粒进行覆盖,剩下的液体,即使有也很少,用于形成空气/液体喷雾。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气流中90-95%的液体用来大体覆盖至少大部分研磨粒,而5-10%的液体用于形成空气/液体喷雾。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气流是在混合区(1)内,由所提供的液体撞击携带着研磨粒的空气流而形成的,以使液体分散成大小基本上与研磨粒的尺寸相同或略大的液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待清理和/或切割表面提供该研磨混合物的动力是压缩空气。
6、用于水下研磨清理和/或切割的设备,它包括:
用于将研磨粒、空气和一种液体混合成研磨混合物的混合区(1);
将可控的研磨粒,压力空气和液体供到混合区(1)的装置,从而使得到的研磨气流包括表面基本被液体润湿且作为研磨载送体在空气或空气/液体喷雾中输送的研磨粒;
用于向水下待清理和/或切割表面排放该研磨气流的出口喷嘴(19);以及
将该混合区与该出口喷嘴(19)连接起来,以便将该研磨气流输送到该喷嘴(19)的管道(18);
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根据水下喷嘴(19)的工作深度,对该研磨粒、空气和液体的流速以及混合物的压力进行相对调节,从而将具有如上所述组分的研磨气流,以高于该喷嘴(19)处环境流体静压的压力经由该喷嘴(19)排放,该压力小于100磅/英寸2(7kg/cm2)。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合区(1)具有用于接收夹带着研磨粒的空气流的第一入口(10)和位于第一入口下游、用于接收所提供的液体的第二入口。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入口安装成,使通过该入口的液体撞击载运着研磨粒子的空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大小基本上与研磨粒尺寸相同或略大的液滴。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将研磨粒和空气输入到混合区(1)的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2)和由压缩空气管(2)分出的支管(16),支管(16)进入盛装研磨粒的压力容器(3),并携带着研磨颗粒从压力容器(3)出来,在液体输送入口的上游位置再次与空气管道(2)会合。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向混合区(1)输送液体的装置包括一气动泵(13)。
11、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阀装置,用来控制研磨粒,空气、液体和由此制备的研磨混合物中至少一种物质的流动。
12、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区(1)的上游和/或下游设有阀装置(20,37),限制或防止由于管道中研磨混合物的倒流而上涨到位于表面的设备中。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阀装置(37,20)可有效地响应喷嘴(19)处的局部流体静压力。
14、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阀装置的关闭范围可以调节,并且可以预先设置关闭范围,以便当致动时可以提供所需的关闭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21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锁变焦装置
- 下一篇:计算机中文声数编码输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