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酒降度去浊除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2178.7 | 申请日: | 198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90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8 |
发明(设计)人: | 段永利;王元太;陆江兰;陈敏;樊文毅;张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H1/00 | 分类号: | C12H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光华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酒 降度去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低度白酒澄清、纯化的方法,属于无沉淀低度白酒的生产方法。
用固态发酵后蒸馏的方法生产的高度白酒,由于含有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当加水稀释成一定酒度时就会出现乳白色的混浊物,为解决白酒降度后的混浊问题,已知的方法有:
1、再蒸馏法:引起白酒降度后的混浊物,如高级脂肪酸类,高级脂肪酸乙酯等,由于氢键的作用,不能通过蒸馏彻底排除,只能减轻混浊程度,而不能根本解决混浊问题。
2、冷冻过滤法:必须在低温下过滤,需冷冻设备,大容器、保温材料和土建工程等,因而生产费用高,项目投资大。
3、絮凝剂法:是向酒中添加化学絮凝剂使混浊物聚集而后过滤,酒中残存有化学絮凝剂,影响酒的风味。
4、抗凝剂法:是向酒中添加抗凝剂,使高级脂肪酸脂具有亲水性而均匀分散于酒中,防止降度后酒中析出混浊物。此法的抗凝剂全部添加于酒中,不仅影响酒的风味,而且分散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不易消失,使成品酒泡沫多。
5、吸附法:所用吸附剂有纤维素、淀粉、活性炭、麦饭石、树脂、沸石等,其中大孔树脂和沸石效果较好。但大孔树脂的再生是使用高度数酒精,而酒精度数愈高,树脂的溶解性也就愈大,不可避免地使酒中带来一定的树脂杂味。沸石既具有吸附又具有离子交换作用,由于离子交换作用,便酒中增加了多余的离子,影响了酒质和风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风味,缩短酒龄的白酒降度去浊除杂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将基础酒于常温下通过装有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的超滤装置,如附图所示,酒中含有引起降度混浊的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被截留在超滤膜(3)之上,不能通过滤膜。未通过滤膜的酒,可通过循环管道(2)回流到基础酒进液管(1)反复过滤,过滤后的滤液通过出口管(4)流出。
本发明的超滤膜(3)可为聚砜类材料的中空纤维膜,可用高于基础酒浓度的酒精清洗后反复使用。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可根据酒的品种和质量选择1-5万。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利用中空纤维膜的不同孔径对分子的选择性截留,有效地截留住产生混浊的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分子,不添加其它物质和进行离子交换,保留了酒中的有益成份,部分除去了邪杂味,因而实现了改善风味、缩短酒龄、除杂去浊的目的,使过滤后的基础酒可加水稀释成任意浓度的低度酒或饮料,在-16~-20℃低温下保持清亮透明不失光,因而除直接饮用外还可作为配制鸡尾酒的基酒,并能任意勾兑其它饮料而无混浊。
从表1,表2综合分析不难看出,用本法过滤的酒,对酒中主要起有益作用的物质未构成影响,而乙醛、杂醇油和高级的脂肪酸及其酯类都呈下降趋势,酒的香味是各组份综合贡献的结果,在去掉能引起低度酒混浊物质的同时,又能部份除去无益成份,这些微量成份的变化,使酒的风味趋于协调。
本发明使用的滤膜流速快、流量大、体积小、便于推广,可根据产量随时增加或减少滤膜面积,每平方米滤膜过滤的基础酒量在一个周期内(即清洗一次后)可达1000-2000Kg。
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例1:用截留分子量为40000的中空纤维聚砜膜0.7平方米的超滤膜装置,以150毫升/分的流速通过60度的优质大曲酒,一周期产量400Kg,加水稀释配成38度低度酒与未过滤的38度酒相比,经品尝评定感观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未经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2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