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分解法生产胆红素新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2635.5 申请日: 1989-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46738A 公开(公告)日: 1990-11-07
发明(设计)人: 黄承刚 申请(专利权)人: 黄承刚
主分类号: C07D277/44 分类号: C07D277/4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3200 ***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液 解法 生产 胆红素 新技术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

传统的胆红素生产方法是从家畜胆汁中提取,收率为万分之三左右。由于家畜每只胆的胆汁是不多的,如每个猪胆的胆汁平均为50克左右,加上生猪宰杀不集中,收购胆汁相当困难,胆汁原料来源很感缺乏。因此,胆汁提取法生产的胆红素产量太低,赶不上社会的需要。

为了多生产胆红素,多为人民造福,增加国家经济收入,在科学技术上为国争光,本人经多年进行血液分解法生产胆红素新技术的研究,于一九八九年元月十日获得成功。

一        科学原理

血液里衰老的红细胞自然破坏后,其辅基血红素氧化分解为铁、蛋白质和胆绿素,胆绿素还原成胆红素。血液里每天衰老破坏的红细胞只有0.6~3.0%。所产生的胆红素每天亦随胆汁进入小、大肠后排出体外,血液里所含的胆红素是不多的,只有0.1~1.0毫升,从血液里采用提取法提取胆红素是得不偿失的。在另一种情况下,溶血性黄疸病或中毒等原因,引起备注里红素生成过多,是红细胞过多地受破坏的缘故。这些说明胆红素是血液里的红素氧化分解而成的;不但衰老的红细胞的自然破坏能使血红素氧化分解成胆红素,而且未衰老的红细胞在受到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也能破坏能使血红素氧化分解成胆红素。这就是“血液分解法”生产胆红素新技术的理论基础。

红细胞的破坏,血红蛋白、血红素的分解,胆绿素的还原,是家畜体内在多种酶的催化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实现的。用人工较简单的方法使血液在家畜体外氧化分解成胆红素,以代替家畜体内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溶血性黄疸病等的病理已经启示我们:问题的关键是“溶血”。用低渗和强碱等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处理,可使红细胞的脂蛋白膜破坏和蛋白质水解,血红素进一步分解成胆绿素。第二步,胆绿素加氢还原成胆红素,便可在反应的溶液中把胆红素提取出来。这就是“血液分解法”生产胆红素新技术的生产原理。

二、生产工艺

(一)血液的分解

1.血液的处理

用手抓或机械的方法,将具有粘性的或呈块状的血浆粉碎,双层白布过滤,除去血纤维及其他杂质。滤出的血液加4倍清水稀释。

2.血红蛋白水解

以每公斤血液加4N氢氧化钠溶液125毫升,葡萄糖酸内脂2克,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亚硫酸氢钠或抗坏血酸,拌匀。

将拌药后的稀释血液置搪瓷锅中加热,不时搅拌,煮沸后保持2~3分钟,取锅出用冷水迅速冷却至50℃左右待用。在此反应中,红细胞的破坏,血红蛋白水解、血红素分解三个生化过程一次完成。

(二)胆红素的提取

可用钙盐法、快速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提取。这里介绍离子交换法:

1.树脂的预处理

取强碱性苯乙烯系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国产717)1公斤,清水洗去杂质,浸泡24小时,装入树脂柱内。用pH11-12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使原氯型转变成氢氧型。

2、吸附胆红素

煮血液的同时,往树脂柱中加入相当于树脂体积1~2倍的50℃左右的热水,再加入50℃左右的血液水,流出的血液水再加入树脂中,如此重复2次。此时,胆红素已被树脂吸附。

3.加氢还原

往树脂桂中加入清水和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抗坏血酸,把碱液和其他杂质洗干净。之后,加pH1的盐酸溶液,至流出液pH达1.5-2.0为止。

4、氯仿脱附

往树脂中加入相当于树脂体积1.5倍左右的氯仿,1分钟左右后排出。再加入1.5倍氯仿,排出。将两次氯仿合并。此时,胆红素已溶于氯仿中。

5、精制胆红素

将氯仿胆红素溶液加入装有硅胶粉未的树脂柱中,氯仿胆红素流出完后,待用。

6、蒸馏氯仿,提取胆红素

用水浴法蒸馏氯仿胆红素溶液,回收氯仿,提取胆红素,方法与胆汁法同。

(三)产品质量检验

用重氮化试剂与胆红素反应生成偶氮染料的化学方法检验,溶液生成玫瑰红色。初步计算,胆红素产量为血液重量的万分之一至二。

三、血液分解法生产胆红素技术的优越性

(一)经济效益

1、产量高:每公斤血液可生产胆红素0.1克,每头猪的猪血以1.5公斤计,可生产胆红素0.15克,每个猪胆均50克,胆红素收率万分之三,可产胆红素0.015克。每头猪的原料血液分解法比胆汁法产量提高10倍以上。

2、成本低:每生产1克胆红素的成本,血液分解法略低于胆汁法。

3、收益大:血液分解法产量比胆汁法高10倍,其纯收入也相应提高。

(二)社会效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承刚,未经黄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2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