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冷半热核聚变的概念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103186.3 | 申请日: | 198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昌晔 |
主分类号: | G21B1/00 | 分类号: | G2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冷半 热核 聚变 概念 装置 | ||
本发明利用氢(氘氚)核聚变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能源。
氢(氘氚)核聚变能产生大量的能量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这个能量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真正的应用还远没有成为现实。和平利用核聚变的科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所谓热核聚变的研究,通常是利用磁约束或惯性约束来悬浮氢(氘氚)的等离子体,再设法提高等离子体的温度(加热)使之产生核聚变,这一研究进行了几十年,但是由于约束,加热还有工程等方面的巨大困难,距离现实应用至少还再需要几十年;另一个方向是所谓冷核聚变的研究,向这一方向上最近一个时期做了许多的工作,其办法是使用金属钯钛等材料做极板,在重水中通电流来实现核聚变,但是这一办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还没有得到证实,许多专家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在一定意义上结合这两个科研方向所提供的启示,以找到一种可予实用的氢(氘氚)核聚变的方法。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在气态物质中通过放电来实现核聚变,其装置可以是在一个容器内设有电极。电极之间充有含氢氘氚原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气体,通过放电导电,在电极上或电极附近形成核聚变反应。由于可以采用脉冲式的高压放电,所以媒质的离子能够获得能量(被加热)向电极吸附和凝聚的离子“冲击”,从而提高核聚变的几率。从核子和核子的反应上看,象是热核聚变反应,从反应的装置上看,又象是冷核聚变反应的装置。
电极可由钯钛铂等对氢氘氚原子和离子有吸附凝聚作用的物质组成,其他物质如果对氢氘氚离子和原子有吸附凝聚作用。也可使用。
电极也可以直接使用含氢氘氚的物质所组成(液态或固态)。
媒质可以选择蒸汽状态的重水或普通水或者其混合物,可以选择氘气或氢气;或者也可选择其它含氢氘氚可呈气态的物质。
放电形式可以是高电压的电火花放电,这样可以使用几万伏乃至更高的电压。在这个电压下,离子能被加速到具有几十千电子伏特的能量。根据核聚变的一般理论,这个能量可以穿过阻碍核聚变的库仑势垒,从而造成足够的核反应。也可以引入一些易电离的物质,以维持连续的放电。
在反应的装置中,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循环和更新有关媒质,并取出核反应中产生的大量的热。
本装置的优点在于:装置相当简单,易于实现可靠的核聚变反应,其运行控制也很容易。
附图说明及实例:
附图1,表示所提出的一种核聚变反应器的示意图。
参见图1,容器1内有两个电极2,电极之间充有含氢氘氚元素的气态物质3,容器还设有气态物质的循环口4和5,此外还有电极引出线6。其核反应的实现是在两个电极之间,施行脉冲式放电或连续放电的结果。
附图2,表示另一种核聚变反应器的示意图。
参见图2,容器1内有一个固体电极2,还有含氢氘氚元素的液体物质3作为另一电极;电极之间充有含氢氘氚元素的气态物质4;容器上还设有电极引出线5,气态物质循环口6和液态物质循环口7。其核反应是在固体电极与液体电极之间放电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昌晔,未经陈昌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3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架刷镀包金方法
- 下一篇:人体生物节律显示表及其显示结果的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