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9104391.8 | 申请日: | 198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1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2-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昌平县七一制镜厂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3C22/37;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颖,沈怡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钠盐 镀锌 二次 钝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工艺,尤其涉及在电镀中采用钠盐镀锌和二次钝化加膜工序技术领域。
各种金属材料的镀层,一般是指铁基体上的电镀。目前,通常采用的是铜镍铬的镀层工艺,在生产中不仅成本高,而且有以下缺陷:
(1)、工艺繁杂。铜镍铬的镀层工艺为四个镀种,即予镍一亮铜一亮镍一铬层。此种工艺用料多,流程长,处理及电解液的维护工作量大;
(2)、能耗大,铜镍铬镀层工艺,耗用大量的电、水、煤。每千分米2要用电54.1度,耗水19吨;
(3)、环境污染严重。铜镍铬镀层工艺排出的废水中,每升就含铜>2毫克,镍>100毫克,铬(六价)>22毫克,加之有害的铬酸气,严重的污染水源、土壤及空气;
(4)、材料成本高,在铜镍铬镀层工艺中,年耗的金属及化工材料可达46种,其中包括有稀有贵重的紧缺的金属镍及磷铜、铬酐等。每千分米2铜用料为0.66公斤,镍1.04公斤,铬0.26公斤。按88年材料成本的平均单价计算,每千分米2上升3.65倍,由于成本高,致使企业亏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在金属材料的镀层体系中,选用料源广,材料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易控制。在钠盐镀锌钝化二次加膜工艺中只有微量锌铬排出,彻底杜绝了铜镍铬工艺排出的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水的污染;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耗,且镀层的外观为稍有兰色的仿铬外观,光亮度好。完全达到了电镀产品的行业质量标准。
本发明的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工艺,主要是采用钠盐镀锌和二次钝化加膜。其钠盐镀锌、常温一钝、高温二钝所用处理液组成如下:
1、钠盐镀锌
氯化锌 55-90克/升
氯化钠 150-200克/升
硼酸 30~40克/升
光亮剂-86 10-20毫升/升
(昌平小汤山电镀厂生产,主要成份为苄叉丙酮、苯甲酸钠)
2、常温一钝
铬酐 0.1-1克/升
硫酸铬钾 10-30克/升
氟化氢铵 5-20克/升
硝酸 5-20毫升/升
3、高温二钝
铬酐 0.2-0.5克/升
下面就本发明的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是用钠盐镀锌和二次钝化加膜取代复杂的铜镍铬的电镀工艺,用锌来代替铜镍铬工艺中稀有贵重的镍金属,减轻进口镍的负担,节约外汇,同时也节省了其他化工原料,降低成本,节约能耗。
由于采用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在用料处理的组成及工艺上与原铜镍铬的镀层工艺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钠盐镀锌中,选用价格极低的锌,是因为锌对于铁基体属于阳极保护,防腐性优于铜镍铬的阴极镀层,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铜镍铬的污染。为了保证锌镀层的质量和装饰性能,在生产中首要考虑的是提高锌层的平整性和光亮度,而且还要考虑配方用料适当求简。在整个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中,各种材料的选用,配比,各项工序的完成均是基于以上各点而确定的。
本发明钠盐镀锌二次钝化加膜工艺流程为:碱性除油一酸洗除锈一碱水中和一稀酸腐蚀一钠盐镀锌一清洗出亮一常温一钝一高温二钝一高温封闭一加膜一流平一干燥。
(1)、碱性除油
用工业苛性钠30-60克/升的水溶液,温度≥80℃,将镀件放在苛性钠的水溶液中浸泡1-2个小时。使其镀件的基体在机加工过程中表面上的油迹去掉,然后将其镀件取出用清水(自来水)洗净。
(2)、酸洗除锈
用工业硝酸和盐酸配制纯酸溶液,其比例为硝酸∶盐酸=1∶24~30。将经过碱性除油后的镀件,在常温下进行酸洗,目的是为除去铁基体上的锈蚀,时间为2-4分钟,之后,再将镀件用清水洗净。
(3)碱水中和
按浓度为10-30克/升的工业苛性钠的水溶液,在常温下将上述酸洗后的镀件放入稀碱水中进行中和,浸泡。为防止基体的再氧化,镀件放在稀碱水中保护并待镀。
(4)稀酸腐蚀
将镀件由稀碱水中提出,再次用清水洗净。放入浓度为20~60毫升/升的工业盐酸溶液中,在常温下进行,时间是5~20秒。使镀件放入镀槽前,保持有纯净的铁基体的表面。
(5)钠盐镀锌
a、电解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昌平县七一制镜厂,未经北京市昌平县七一制镜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