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肉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4488.4 申请日: 1989-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40129A 公开(公告)日: 1990-03-07
发明(设计)人: 吴跃琼;陈德华;陈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 吴跃琼;陈德华;陈文利
主分类号: A23F3/30 分类号: A23F3/30;A23F3/32
代理公司: 航空工业部贵州管理局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杨万树
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果肉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茶叶的再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果肉茶的加工方法。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再制茶,如药物茶、营养茶,大多是将某些药物的干渣、干末和茶末一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只能采用袋装,生产工艺较复杂,此外,所用辅料为一般人所不熟悉,监查单位和饮用者对其潜在的副作用有顾虑,检测也较为复杂,再加上这类茶的冲剂已改变了常规茶汤的口感并伴有药物异味,因而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求提供一种以常规的成品茶叶为基料,以传统的食用水果果肉为辅料,并用常规物理方法制作的型茶或袋茶。其冲剂既保持了原有茶汤的特色,又增添了浓厚的水果风味,营养成分得到大幅度提高,且茶汤清亮,泡茶时无茶末上浮的缺点。它既满足了人们饮茶的嗜好,又可在饮茶的同时摄取果肉中所含的维生素、氨基酸、单宁、糖类及其它微量元素。配料可完全公开,便于检测,无副作用,饮用者长期使用无心理负担,原材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廉,有较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首先,根据销售区域的需求选择好基础茶,基础茶不受茶叶品种限制。然后以传统食用的鲜果(人工栽培果或野果)为辅料,选择的鲜果应该是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无异味、含淀粉少的果子,如刺梨、橄榄、沙棘、刺玫果、猕猴桃、葡萄等。为了获得比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和较好的茶汤色泽、风味,可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水果为主,再搭配一些其它水果,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八成熟的果子洗净、晾干后去掉籽、皮,然后与已选定的茶叶或茶末按一定比例混合、碾压,并趁湿压制成一定形状,如树叶状、古钱状、颗粒状或条状等。碾压时注意颗粒适度,其颗粒度只需达谷壳般大小即可,一旦碾压过分,形成泥状或浆状,则会使冲剂混浊不清,影响茶汤清澈度。若碾压后混合物的水分太多,可将其先送入烘房烘烤到含水量为30~35%时再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的半成品马上送入烘房烘烤,烘烤温度为40℃~80℃。低于40℃,烘烤时间太长,容易使半成品发酵,影响茶汤的色泽和味道;反之,若烘烤温度超过80℃,果肉中的微生素将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影响果肉茶的营养价值。烘烤温度最好控制在70℃~80℃为宜。

在碾压、成型、烘烤的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缩短产品閒置时间,防止因产品发酵而影响质量。

待将型茶烘烤到含水量为6%以下时,即可将其转入到通风、凉爽、干燥的室内摊凉。摊凉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目的是散发掉多余的生果味或其它异味,并使型茶表里水分平衡,便于水分检测。摊摊凉后的型茶含水量不得超过6%。最后,将摊凉后的型茶密封于无毒塑料袋中,放置于干燥、阴凉、避光的库房内,等待包装出厂。应尽量避免型茶与空气和紫外线的接触,以减少维C的损失和果味的散发,防止沾染异味。

在水果收获的旺季,若因加工能力不够,可先将鲜果制成干果备用。待加工果肉茶时,再用降温到80℃的开水或蒸馏水,以1∶1的比例将干果浸湿,务必使干果将水分全部吸收,否则,多余的干果汁将带走果中主要营养成分。将浸泡后的干果与茶叶或茶末混合、碾压、并压制成型,以后的工艺同于上述采用鲜果时的加工工艺。

在无压型机械或型茶专用包装的情况下,也可将干果粉碎后与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袋装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是以绿茶为原料,以刺梨橄榄为辅料加工刺梨果肉茶的方法。

先根据产品要求选定常规绿茶100斤为基料,再选择100斤新鲜刺梨,可加配20斤橄榄、20斤猕猴桃为辅料。将辅料漂洗数小时,待完全消除残存农药后晾干,并用人工或非重金属机械去皮、去籽,然后与茶叶混合、碾压、当碾压到谷壳般大小粒度时,将其压制成型,并立即送入40℃~80℃的烘房中烘烤,待将型茶烘烤到含水量为6%以下时,再转入通风、凉爽、干燥的室内摊凉,摊凉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摊凉后型茶含水量依然不得超过6%。然后将型茶密封于无毒塑料大袋中,置于干凉、阴暗的库房内等待包装出厂。

刺梨果肉袋泡茶的加工方法是:

将鲜刺梨漂洗、晾干、分切、去籽后烘干或暴晒,干燥时间应尽量缩短。为防止果肉褐变、腐败,烘制时可同时进行熏硫处理,硫的用量为果肉重量的0.1%。为了减少维C的损失,最佳烘烤温度为70℃~80℃。当果干烘烤到含水量低于6%时,即可摊凉,然后置于无毒大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待加工袋装茶时再粉碎,并按一定比例与茶末混合装袋。刺梨果肉型茶和刺梨果肉袋泡茶的冲剂都能完全保持常规茶叶冲剂的特色,无任何药味或异臭味,只有浓厚的果香味。刺梨茶价廉、味美,营养成分较纯茶有大幅度提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跃琼;陈德华;陈文利,未经吴跃琼;陈德华;陈文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