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磺悬浮液型杀菌杀螨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4581.3 | 申请日: | 198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53C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山泉;徐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徐滩地区滩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25/02 | 分类号: | A01N25/02;//;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滩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磺 悬浮液 杀菌 杀螨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农药,特别是适用于杀菌杀螨的硫磺悬浮液型药剂。
目前,用于农业生产的杀菌杀螨剂有多种,其中广泛使用的如多菌灵、三氯杀螨醇、胶体硫、石硫合剂、可湿性硫磺粉等。其中,硫磺类的杀菌杀螨剂因其具有毒性低、施用安全、药效长等优点而被广大农户传统采用,但实践证明,只有当硫磺呈分散状态才能获得良好的杀菌杀螨效果,因而工业生产上对硫磺类杀菌杀螨剂的制备方法作过各种探讨,形成了几种生产工艺,如以百分之九十八点五的硫磺工业原粉,(细度百分之九十九通过100目筛);百分之五十粉剂硫磺、(细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五通过200目筛);百分之五十可湿性硫磺粉(细度百分之百通过170目筛)来生产硫磺粉。这些硫磺类的杀菌杀螨剂不仅分散状态不够理想,而且在其制备过程中,为使硫磺达到一定细度的生产加工很是不易,要经过研磨过筛、再研磨、再过筛等多道工序。而胶体硫、石硫合剂还必需加入其它原料在高温下共同熬制。最近,中国农科院的最新科研成果硫磺悬浮剂(用于杀菌杀螨-含硫磺50%),由于其硫磺呈充分分散悬浮的状态,在使用效果上明显优于现有硫磺类杀菌杀螨剂。据研究者称的这种硫磺悬浮液型杀菌杀螨剂是以硫磺为主经特殊加工而成,但所指“特殊加工”的技术诀窍未作任何报导
本发明所提出的硫磺悬浮液型杀菌杀螨剂的制备方法,无须对硫磺进行研磨或其它的特殊加工方法,而是利用净化水煤气脱硫而得的副产品膏状硫磺(以下简称硫膏)直接制备。众所周知,水煤气是生产合成氨的重要原料,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必须脱除其中的有害气体硫化氢,目前,工业上常采用湿法氧化处理,因而获得颗粒极细的硫膏(硫磺粒径2-5微米),生产厂为了处理这些硫膏,必须在熔硫釜中加热升华,制取硫磺以作工业原料销售市场,这不仅需要专用设备,又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致使生产成本较高,往往得不偿失,尤其那些管理不当的厂家,不得不将硫膏废弃,在环保处理问题上也成了一个包袱。本发明取上述净化水煤气脱硫而得的硫膏配制成含50%硫磺的悬浮液,加入添加量约为硫磺的0.5-1%的辅助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便获得悬浮性能良好的硫磺悬浮液型杀菌杀螨剂,其中虽然含有少量的其它杂质,如:煤焦油类物质,但对农作物生长无害。该制剂经使用证明对农作物多种病害如小麦的白粉病,锈病等及棉花、果树红蜘蛛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中国农科院研制的并通过鉴定的硫磺悬浮液型杀菌杀螨剂有同等功效,即:药效高、耐雨水冲刷,与石硫合剂相比,施用方便,无药害;与有机农药相比,无毒、不污染环境;与合成农药(菊酯类)相比不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长期有效。
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直接采用工业副产品制取可节省多道工序、可减少能耗、减轻污染,对降低该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都有十分显著的效益。
本发明实施例:
取硫膏100公斤,置入缸中,配置成含硫磺50%的水剂加入0.25-0.5公斤(即相当于硫磺量的0.5-1%)辅助剂十二烷苯磺酸钠,即可制得50%的硫磺浮液型的杀菌杀螨剂。一般20-30吨硫膏所制成的药剂,可解决2-4万亩小麦白粉病或棉花红蜘蛛的防治用药。
本制剂可防治粮食、瓜果、花卉、花生、蔬菜橡胶树的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炭疽病、腐烂病等由病菌引起的各种病害或果树、豆类等作物的红蜘蛛及其它螨类害虫,也可作其它农药复配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徐滩地区滩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省徐滩地区滩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