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荧光灯粉层涂敷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9104856.1 | 申请日: | 198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1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祖泉;周太明;金峰;邵红;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61/48 | 分类号: | H01J61/48;H01J9/22 |
代理公司: | 复旦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飞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荧光灯 粉层涂敷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电光源领域,是一种荧光灯粉层的涂敷工艺。
荧光粉涂层是荧光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荧光粉涂层的品质和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荧光灯的光效、颜色和寿命。采用普通的卤磷酸钙荧光粉涂层,荧光灯的光效低,显色性差。采用以稀土为原料的三基色荧光粉涂层,荧光灯的光效提高了,显色性也大大改善,被称为高效节能荧光灯。但三基色荧光粉价格昂贵,是普通荧光粉的40倍左右,灯的成本很高,严重影响其推广使用。日本松下电子株式会社在1982年的专利(JP82-166857)中提出了荧光粉的双涂层法,即在40W的荧光灯管中涂上两种不同的荧光粉层:先在玻璃灯管内壁涂上卤磷酸钙粉层,再在该粉层上涂以较薄的三基色荧光粉层。前后两种粉层的重量比为1∶0.01~1∶0.6。他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以少量三基色粉为代价,换取普通荧光灯的显色性,尤其是红色和东方人肤色的显色性的改善,光效也略是提高。然而,与完全采用三基色粉的荧光灯相比,其光效明显低,显色性也还不够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要基本保持三基色粉荧光灯的高光效、高显色性、长寿命的特性,又能较大幅度地降低荧光灯成本的荧光粉层涂敷工艺。
本发明也是一种荧光粉的双涂层方法,在玻璃管内壁上先涂一层卤磷酸钙荧光粉,然后在给该粉层上靠近放电的这一边再涂一层三基色荧光粉,荧光粉总用量为2~8mg/cm2,涂敷方法与通常的方法相同。本发明的特点是前后两层荧光粉的重量比为1∶10~1∶0.7,用量范围均为0.6~6mg/cm2。这两层荧光粉的色温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三基色粉中红、绿、蓝三种粉的比例视灯的色温而定。
按本发明的方法涂敷的两层荧光粉,对发光产生主要贡献的是第二层三基色荧光粉。由于卤磷酸钙荧光粉不直接暴露于放电,避免了强185nm辐射对它的伤害。本发明的方法对荧光灯的寿命没有产生影响,显色指数和发光效率接近或等于完全采用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灯,因此,用本发明制作的灯也是一种高效节能荧光灯。这种灯较大幅度地减少了价格昂贵的三基色粉的用量(约减少10%-60%),从而大大降低了荧光灯的成本,为其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发明可适用于普通直管形荧光灯,如40W、36W、20W、8W等荧光灯,尤其适用于细管径的异形荧光灯,例如8瓦、9瓦、11瓦、16瓦、24瓦等功率的H形灯、双U形灯、3U形灯、双D形灯、环形灯等。
本发明的荧光粉双涂层工艺中,如果把卤磷酸钙粉层和三基色粉层的重量比例控制在1∶2~1∶0.8范围内,则该荧光灯的显色指数和发光效率与完全三基色荧光灯基本相同。这时,节约三基色荧光粉约30%~55%。
实施例:按通常方法在内径为10mm的玻璃管内壁涂上一层卤磷酸钙荧光粉,粉层厚度为1.21mg/cm2。然后再在该粉层上涂以三基色荧光粉,粉层厚度为1.92mg/cm2,两种荧光粉的色温均为3000K,做成9W的PL灯。与同样色温、粉层厚度为4mg/cm2的完全采用三基色荧光粉的9WPL灯相比,减少三基色荧光粉用量52%,而光效、显色指数、寿命等均基本相同,具体对照数据如下表:
色温(K) 显色指数 光效(100H) 光效(1000H)
本发明PL灯 3030 83 50 46
本发明PL灯 3070 83 51 47
全三基色灯 3050 81 52 4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平式计量秤
- 下一篇:用钙基膨润土生产涂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