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防霉剂及其配制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5376.X 申请日: 1989-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27636C 公开(公告)日: 1995-02-15
发明(设计)人: 沈幸福;徐国起 申请(专利权)人: 徐国起;沈幸福
主分类号: C03C17/28 分类号: C03C17/28;A01N37/04
代理公司: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荷英
地址: 江苏省滨***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玻璃 防霉 及其 配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一种防止玻璃特别是浮法成型的平板玻璃受腐蚀发霉的玻璃防霉剂及其配制方法。

平板玻璃按其成型方法可分为垂直引上法。水平拉制法、对辊法、压延法和浮法等种类。其中浮法玻璃除含有主要成份氧化硅、氧化铝以外。还含有较大量的锂、钠、钾、钙、镁等金属氧化物。由于这些金属氧化物相对于氧化硅、氧化铝而言。分子量较小。因此在浮法成型过程中聚集于玻璃的上表面。这种玻璃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表面的碱金属氧化物易吸收环境水份而成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强碱腐蚀玻璃。使玻璃表面形成不可消除的斑痕。影响透明度甚至互相粘接而报废。这种现象在平板玻璃叠合贮存及环境潮湿。高温和不通风的情况下尤为严重。玻璃的这种受腐蚀现象称之为玻璃“发霉”。

为避免平板玻璃因受腐蚀而发生霉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消除平板玻璃表面碱金属离子并能起到玻璃之间隔离和透气作用的玻璃防霉剂,以防止玻璃霉变,保证玻璃质量。

本发明所述的玻璃防霉剂是一种粉末状混合物,它由25~75%(重量)己二酸和25~75%(重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

上述粉状混合物中,己二酸的作用是,其与玻璃表面的碱金属氧化物中和而成己二酯类化合物。从而使玻璃免受腐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具有较大耐压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它在两玻璃之间可以起到隔离和支撑作用,使其间产生一定空隙,而避免互相贴合。有利于水分散发,采用上述两种组分制成的防霉剂可有效地去除玻璃表面的碱金属离子。而且使叠合玻璃之间有较好的透气性。避免水分在两玻璃之间滞留。可见本发明防霉剂有效地消除了玻璃发生霉变的可能性,保证了玻璃质量。

上述防霉剂的配制方法是,将己二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由球磨机磨细,筛取150-250目粉末,分别称重。按己二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酸=(1~3)∶(3~1)的比例混合即成产品。

本防霉剂的使用方法是,玻璃出炉浮于锡槽内伸展成型。冷却至90℃左右。将玻璃防霉剂通过喷粉装置均匀喷布于玻璃表面。然后切裁装箱,用量为0.5-1.0g/m2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原料:

1.己二酸

分子式:HO2C(CH24CO2H

分子量:146.14

熔点:152~153℃

沸点:265℃

密度:1.36(25/4℃)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结构式:

分子量:5万-100万

密度1.17-1.20(25/4℃)

拉伸长度:8000-1100(磅/英寸2

伸长率:2.0-7.0%

软化点:160℃

配制步聚

1.将原料己二酸置于不锈钢外壳的球磨机中粉碎磨细,出料过筛,取150~250目粉料待用;

2.将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置于不锈钢外壳的球磨机中粉碎磨细,出料过筛。取150-250目粉料待用;

3.称取上述两种粉料各50Kg,置于搅拌机械或旋转滚筒内混合均匀,出料即成产品。

以小块平板玻璃作对比试验,在饱和温度70℃条件下,72小时后,喷有本防霉剂的平板玻璃光洁如初,未使用防霉剂的平板玻璃满布云状霉斑,无法除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起;沈幸福,未经徐国起;沈幸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