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铋锶钙铜氧系超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5470.7 申请日: 1989-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44729A 公开(公告)日: 1990-08-15
发明(设计)人: 李廷伟;陈廷国;吴自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B12/00 分类号: H01B12/00;C04B35/00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沈德新
地址: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铋锶钙铜氧系 超导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铋锶钙铜氧系高温陶瓷超导体复合线材、带材、板材以及其它型材的制备技术。

自从金属氧化物超导体问世以来,全世界掀起了高温超导体研究的热潮与竞争,各种高温金属氧化物超导体相继涌现。目前已有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投入到高温氧化物超导材料的实用化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往,实用超导材料一般都制备成复合材料,即除了超导体本身外,还包裹含稳定化材料、绝缘材料,有时还需加固材料以提高其机械性能。由于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陶瓷脆性以及对氧含量的敏感性,给成材带来极大困难。例如,制备钇钡铜氧系高温陶瓷超导复合材料时,高温烧结过程中,超导氧化物将与包套材料进行反应,影响其超导性能,甚至使之失超。更为严重的是,钇系氧化物超导材料的氧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高温(>900℃)烧结时,为低氧的非高温超导四角相。因此,S.Jin等人在1987年的美国MRS会议上公开了一种用银作包套的钇钡铜氧复合超导材料制备方法。此后,Yasuzo    TANAKA等人在1988年日本应用物理杂志上公开了一种银包套钇钡铜氧复合超导线圈的制备方法(YBCO    Superconducting    Coils    Operated    at    Nitrogen    Temperature.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Vol.27,No    5,May    1988,PP.L799-L801)。这种用银作包套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了银具有的二个特性:1.银在钇钡铜氧系超导材料中并不影响它的超导电性;2.银可固溶氧,因而在冷却过程中可以从环境中吸氧,进而被钇钡铜氧超导体吸收,使其变成富氧的正交超导相。利用银的这些特性,日本科学家已将银用作其它金属氧化物系超导材料的包套。除此之外,用其它金属或合金作高温氧化物超导材料的包套目前尚未见报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多种金属或合金作铋锶钙铜氧系高温陶瓷超导材料包套的制备方法。为制备零电阻温度约110K左右的铋锶钙铜氧系高温超导体复合线材、带材、板材以及其它形状的型材开辟了一条实用化道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铋锶钙铜氧系超导材料在低于800℃,其氧含量基本不变;较低温度(小于800℃)可烧结以及不易与包套材料反应的特性,用铜、镍、银或铜合金、镍合金、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或合金作包套,制备实用的各种铋锶钙铜氧系复合超导体型材。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按美国阿贡实验室公开的《结晶铋锶钙铜氧玻璃110K超导性》文献(110K Superconductivity Crystallized Bi-Sr-Ca-Cu-O Glasses,Donglu SHI,Monica BLANK et al,Pyhsica C 156,1988,p822-826),将Bi2O3、SrCO3、CaCO3和CuO粉末按一定的Bi、Sr、Ca、Cu原子比混合研磨,预烧,再研磨,压制,烧结成零电阻温度约为110K的铋锶钙铜氧系超导体。继而,将烧结后的超导体研磨成粉体装入用铜、镍、银或铜合金、镍合金、不锈钢或其它熔点大于800℃的金属或合金包套中,经室温冷加工或温度低于800℃的热加工,拉丝或轧制成高密度且有择尤取向的各种型材。最后,将复合型材在650-800℃温度下,保护气氛(氮、氩、氖)或真空中烧结10-50小时,随炉慢冷,便制备成临界转变温度约为110K的,高临界电流密度的铋锶钙铜氧系实用超导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但可用银作铋锶钙铜氧系超导体的包套,而且可用其它熔点大于800℃的金属或合金作为包套制备超导复合材料。其次,由于包套复合超导材料经拉丝、轧制等工艺过程,超导体更致密且呈择尤取向,因而大大提高了电流密度;由于铋锶钙铜氧系超导体在低于800℃时,氧不易逸出,型材烧结中无需从外界吸氧,因此,可用价格较为便宜的金属或合金作包套,使成本大大降低;另外,本发明工艺可实现一次烧结快速成材,避免了目前人们普遍采用银作包套进行高温烧结,低温长时间吸氧过程。

下面具体说明符合本发明工艺主题的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