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取氢氧化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5500.2 | 申请日: | 198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5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方胜强;傅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D1/04 | 分类号: | C01D1/04 |
代理公司: | 兰州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1***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取 氢氧化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氢氧化钠的方法。它是采用以硫化钠水溶液与氧化铜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其主反应式如下: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87103073A公开一种在硫化钠水溶液中加入过量(摩尔比)氧化铜,在98℃-105℃常压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取氢氧化钠的方法。该方法有以下不足:
1、由于该发明是在98℃-105℃下进行反应,因此需对反应系统加热,造成生产中能耗过高。
2、根据现有知识可知,该发明的反应是一放热反应。而在加热条件显然对其正向反应不利。而且该发明公开的反应中同时存在着硫化钠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时,将显著加快氧化反应的进程。由于这些原因将明显影响氢氧化钠的收率,致使其实际转化率达不到申请文件所给出的数据。
3、在该专利的方法中除存在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外,还存在着硫化硐的溶解反应,现有文献及有关试验均表明,在高温下,硫化铜的溶解量明显大于低温下的溶解量。由于这一原因将使铜耗量增高,使生产成本上升,并造成产物中铜含量过高的问题。
4、该发明的反应是溶-固相面间的反应,而用该发明说明书给出的技术生产时不能使反应相有充分的接触,造成反应周期长,而且不容易反应完全。
5、由于该发明的反应周期长,将造成反应产物中碳酸盐数量增加,进一步影响产品纯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能耗,提高产物收率,缩短反应周期的制取氢氧化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在0-50℃的硫化钠水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加入的氧化铜当量数与硫化钠当量数之比等于或大于1,经搅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本发明的方法适应范围较大,其原料Na2S中的杂质Na2CO3等的含量、反应压力、Na2S浓度、CuO的加入量、搅拌速度、 搅拌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在很宽范围内变化,均不明显影响高的产物收率的获得。这可用下述实验数据证明:
1、Na2CO3含量对NaOH收率的影响:Na2S中含NaCO3高出20%,对NaOH的收率无影响(见表1)。
表1、杂质Na2CO3含量对Na2S转为NaOH的影响
Na2CO3含量,% 0.5 5 10 20 30
NaOH收率,% 96.0 95.8 96.2 95.4 94.2
Fe,Cl-,SO2-4等杂质对反应和收率均无影响。
2、反应压力对NaOH收率的影响:在常压下,NaOH的收率无明显变化(表2)。
表2.反应压力对Na2S转为NaOH的影响
压力,mmHg 640 760 780
NaOH收率% 95.3 95.6 95.4
3、CuO的加入量对NaOH收率的影响:随着CuO加入量的增加,至Na2S与CuO的当量比为≥1以后,NaOH收率的增加趋于平缓(表3)。
表3、CuO的加入量对Na2S转为NaOH影响
CuO与Na2S当量比 0 0.7 0.8 0.9 1.0 1.1 1.2 1.5
NaOH收率,% 0 88.0 93.0 94.2 94.8 95.6 96.0 96.1
4、反应温度对NaOH收率的影响:随反应温度增加,NaOH收率稍有下降(表4)。
表4、反应温度对Na2S转为NaOH的影响
温度,℃ 0 6 15 24 37 50
NaOH收率% 96.2 95.9 95.6 95.4 95.0 93.8
在我们的实验中还表明,温度在反应液体的凝固点至沸点以内变化都不影响反应过程,只是对收率有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5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质热源
- 下一篇:聚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