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燃烧热效率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106162.2 | 申请日: | 198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2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石;赵庆平;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石 |
主分类号: | F24B1/189 | 分类号: | F24B1/189;F23L17/04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晓琴 |
地址: | 江西省东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燃烧 热效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燃烧热效率的装置。
柴煤燃烧达到高效率的条件是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热的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存在着锅(水管、水冷壁管等)与火(燃烧过程)争热的矛盾,例如一般民用锅炉或炉灶因炉膛较短,热输出口口径较粗,使固体燃料气化燃烧过程刚一开始就直接接触锅的冷受热面,燃料燃烧所需热量过早地被吸走,致使燃烧不充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炉膛中的主热与烟囱中余热的矛盾,因而即难实现充分燃烧又难实现充分用热。如烟囱是靠火的不充分燃烧将一部分热带到烟囱中,给烟囱加热才形成抽力,抽力将废气带出以维持燃烧。但一般烟囱是不保温的,所以,很难形成供炉膛充分燃烧的足够抽力,炉温无法达到高温,热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燃烧热效率的方法装置,节约燃料。
本发明方法是将燃料投入炉膛底部进行燃烧,在燃料燃烧的初期,即炉温不高时,尽量减少锅即受热面用热,可用热量分配阀将热量分配给由内外两层构成的保温烟囱,给烟囱加热形成抽力,促使燃烧快速进行。当烟囱温度越来越高,形成足够抽力使燃烧趋于旺盛时,再关闭热量分配阀,使受热面用热,余热提供烟囱,因烟囱是保温的,只需很少的热量就能形成很强的抽力,促进燃烧充分进行。在不用热时,可用顶盖式调节风门封闭烟囱,使烟囱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环境温度。
本发明装置包括锅,炉体,炉膛,烟囱,投料口,炉排等组成,其改进之处是;首先将烟囱形成保温烟囱,将烟囱做成内层和外层,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内层可采用保温性能好的真空镀银玻璃管或铁皮,外层采用保温性能好的玻璃钢或混凝土砌砖。烟囱顶部设置密封的顶盖式调节阀门。这种烟囱,保温性能极佳,只需很少的热量就可形成抽力。其次,将炉膛设计成形状象高而细的喷枪火焰形,分为两段,上段为辐射段,下段为气化燃烧段。炉膛顶部热输出口直径与辐射段最大直径比值范围为1∶3.5~1∶4.5;与炉膛高度比值范围为1∶8~1∶10。热输出口直径较现有炉灶炉膛的出口要小,减少了与受热面的接触面积。在炉膛低温时,热很难从小热输出口的炉膛传出,有利于热量积聚,使炉膛温度提高。在燃烧比较充分的情况下,炉膛达到较高温度,此时,主要以辐射的形式传热。但采用小热输出口的炉膛结构必须有保温烟囱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燃烧完全。因为在充分燃烧时,即在高温情况下,大量的热被锅吸收了,剩下的废气所含的热量很少,通过一般不保温的烟囱,不能形成供炉膛充分燃烧所需的足够抽力,也就不可能形成充分燃烧。只有采用保温烟囱,使废气带走的热量不被散失,只需较少的热量就可形成很强的抽力,所以,保温烟囱配合小热输出口炉膛,可实现燃烧的充分进行。
本发明装置在炉膛与烟囱之间设置了。软升降支架设置在柴灶的锅与锅形膛面之间,其作用在燃料燃烧初期,即炉膛温度不高时可把锅支承起,使锅与锅形膛面形成一定距离,使热量不会大量被锅的冷受热面吸走,而进入保温烟囱形成抽力。当燃料完全燃起后,烟囱内也形成较强的抽力,可再把锅放下,使受热面接触炉膛。锅炉起动阀设置在直通烟囱的起动管上方,起动管较火管口径大,直通炉膛与烟囱。当燃烧初起时,打开起动阀,热量直通烟囱形成抽力,关闭起动阀。当燃烧初起时,打开起动阀,热量直通烟囱形成抽力,关闭起动阀,烟气通入火管加热锅水。本发明保温烟囱顶盖式调节风门既有保持烟囱温度,又有控制炉膛温度的作用,一般只在用热时微启,不用热时关闭。使烟囱中长期间保持高于环境的温度,猛一打开,烟囱内就会产生强大抽力,使燃料燃烧发生白炽化,得以完全燃烧。
本发明装置采用细长的小热输出口炉膛与保温烟囱,解决了现有炉灶中存在着锅用热与燃烧争热的矛盾和烟囱形成抽力需要热量与炉膛中的主热争热的矛盾,实现了燃料燃烧比较完全,热输出口附近温度可达1200℃~1400℃,热效率高,由烟囱排入大气中的黑烟少,环境污染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柴煤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石,未经徐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环成型铸造带槽轧辊的方法
- 下一篇:全控音电子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