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焰蜡烛制备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6515.6 申请日: 1989-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42178A 公开(公告)日: 1990-05-16
发明(设计)人: 王德生;刘荫藩;古凤才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C11C5/00 分类号: C11C5/00
代理公司: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曲远方
地址: 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蜡烛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蜡烛的制备方法。

彩焰蜡烛的制备技术在专利文献中已有报导。这些技术中有的采用普通的石蜡为主燃剂,加入若干种金属氯化物等作为发色剂〔U.S.P.4,386,904;日本专利昭61-16996〕。由于石蜡是长碳链烃类,燃烧时火焰发光区和空气接触部分的温度较低,碳粒的氧化速度慢且不能充分燃烧,而未氧化的炽热微小碳粒在火焰中停留时,使火焰产生很深的“黄心”,造成发色剂产生的颜色难以遮住“黄心”,严重影响彩色效果,这种彩焰蜡烛燃烧时还易出现冒烟,“干枝”,流泪等质量问题。近些年来为解决石蜡为主燃剂出现的上述问题,有些技术采用非石蜡型燃烧剂,如尿烷等。利用尿烷燃烧时火焰近乎无色的特性来消除“黄心”〔日本专利昭54-160068;CN86105053A〕。但是由于烛芯的结构及处理不完善,使烛芯燃烧速度慢于主燃剂的燃烧速度,以及发色剂仅采用具有阻燃性质的金属氯化物等,造成彩焰蜡烛燃烧时易灭火,“干枝”,冒烟等质量问题仍不能完全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新型发色剂与尿烧形成主燃剂,用两种“削枝液”及新的发色剂溶液处理烛芯,制出具有双烛芯结构的彩焰蜡烛,解决已有技术生产的彩焰蜡烛存在的质量问题。

本发明的彩焰蜡烛制备工艺是以含碳量约为40%的尿烷为燃烧剂,以钠、锂、铜等之一的金属硝酸盐和同一金属氯化物为发色剂,将三者按尿烷∶金属硝酸盐∶同金属氯化物=95-100∶0.2∶2.0的重量比称量,混合,在50℃水浴中加热融熔,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本发明的主燃剂。这里的金属硝酸盐还起助燃剂的作用。烛心是采用20等规格的棉线单股,放入1“削枝液”中煮30分钟,取出凉干,再放入2“削枝液”中煮沸30分钟,取出凉干制成燃烧芯。其中1“削枝液”是浓度为0.1-3.0%的硝酸,2“削枝液”是浓度为20-35%的过氯酸铵溶液。将这种燃烧芯浸入浓度为0.05-0.30%的钠、锂、铜等之一的金属硝酸盐发色溶液中,在105℃中加热30分钟后取出,在120℃左右温度下干燥,然后再重复上述燃烧芯进一步处理的操作2-3次,干燥后制成发色芯。主燃剂融熔混合均匀,燃烧芯和发色芯制成后,进行成型。成型可采用两种方式:(一)将发色芯固定在予先放置好的模具中,再将融熔的主燃剂倒入模具中,冷却后为发色蜡,再将发色蜡放入另一长度相同,但半径大的模具中,将燃烧芯与发色芯呈并列方式,放于发色蜡外侧与模具内表面之间,再倒入融熔的尿烷,冷却后经修饰整理即制成双烛芯双层结构的彩焰蜡烛;(二)、将发色芯与燃烧芯并列固定在模具内,再将融熔的主燃剂倒入模具内,冷却后经修饰整理即成双烛芯单一主燃剂结构的彩焰蜡烛。

本发明的彩焰蜡烛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充足,一定配比的金属硝酸盐和氯化物为发色剂,既有发色作用,又有助燃作用。这种双烛芯彩焰蜡烛的火焰色泽鲜艳,红、黄、绿、橙、本色等无“黄心”背景,燃烧平稳,不流泪,不灭火,无干枝现象。经环保卫生部门化验测定;在18m2房间内,关闭门窗,无排风,点燃6支蜡(10克),待燃烧完毕后30分钟,在距燃烧源0.4米处取样测定,燃烧后的氮氧化物(以NO2计)为0.055mg/m3,低于环境保护要求标准约一个数量级。

实例(以红色为例)

主燃剂的制备:将95克尿烷,0.2克LiNO3和2.0克Licl于50℃下水浴加热融熔,搅拌混合均匀备用。

燃烧芯的制备:取20棉线单股1克,放在1削枝液中煮沸30分钟后,取出凉干;再以2削枝液将其煮沸处理30分钟,取出凉干备用。

发色芯的制备:将燃烧芯浸入0.15%浓度的LiNO3溶液中,在105℃加热30分钟后取出,在120℃左右干燥,如此反复操作2-3次,干燥后备用。

成型:将发色芯固定在予先放置好的模具内,再将制备好的融熔混合均匀备用的主燃剂倒入模具,冷却后为发色蜡。再将发色蜡放入第2个模具内(长度与第1个模具相同,内径较前者大),并列固定好燃烧烛芯,倒入融熔态的尿烷,冷却后经修饰即制成双烛芯,双层燃烧物的彩焰蜡烛;也可将发色芯和燃烧芯并列固定在模具内,再将备用的融熔混合均匀的主燃剂倒入模具内,冷却后经修饰即制成双烛芯单一主燃剂的彩焰蜡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