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硅丝光沸石的合成无效
申请号: | 89106793.0 | 申请日: | 198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9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才;王福生;张诚;徐向明;曹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3/34 | 分类号: | C01B3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钱学濂,王冬 |
地址: | 1000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光 合成 | ||
本发明属于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丝光沸石广泛用作分离气体或液体混合物的吸附剂。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也常用于催化裂化、烷基化、异构化、歧化与烷基转移、重整、脱蜡降凝、甲醇胺化等催化过程。丝光沸石是受人们重视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
丝光沸石,不论是天然丝光沸石或一般方法合成的丝光沸石,其SiO2/Al2O3分子比大都为10-12。而对某些反应过程,例如,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需要用更高SiO2/Al2O3分子比的丝光沸石作为催化剂,因为高硅丝光沸石呈现更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更好的稳定性。
以往人们大都采用以SiO2/Al2O3分子比约为10的丝光沸石,经1)酸萃取、2)焙烧-酸萃取、3)高温水蒸汽处理-酸萃取等一种或几种脱铝处理以制取高硅丝光沸石,得到的是脱铝型丝光沸石。但是,脱铝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后来,发展了直接合成高硅丝光沸石的方法,包括:1)高硅硅酸铝法:用SiO2/Al2O3分子比为15-30的高硅硅酸铝加碱晶化合成;2)水玻璃、铝盐在氯化钠存在下晶化合成;3)硅溶胶、铝酸钠为原料,在有机硷(如苄基三甲基胺或溴化二乙基呱啶)存在下晶化合成;4)硅胶法:用硅胶、铝盐、碱等原料晶化合成。
关于直接合成高硅丝光沸石的方法,美国专利3,677,973(1972)介绍,用水玻璃、铝盐、硫酸、氨水等原料经成胶、洗涤、干燥制得SiO2/Al2O3分子比为15-30的高硅硅酸铝,然后加氢氧化钠晶化合成SiO2/Al2O3分子比为15-30的高硅丝光沸石。日本公开特许昭56-160316和昭58-88119中介绍,用水玻璃、硫酸铝、硫酸等原料在氯化钠存在下,晶化合成SiO2/Al2O3分子比为17.4-25.8的高硅丝光沸石。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高硅丝光沸石,经x-衍射分析,在2θ23.2°和7.8°位置上出现中等强度的谱峰,说明存在杂晶。按日本公开特许昭58-88118和欧洲专利080615(1983)所合成的高硅丝光沸石,虽未出现上述两个杂晶峰,但合成过程中需使用有机硷,如苄基三甲基胺和溴化二乙基呱啶之类的化合物作附加试剂,这类有机硷不易取得,价格贵且有毒。另外,从Zeolites 6(1),30(1986)与日本公开特许昭60-118624中介绍,用水玻璃与铝盐加碱晶化的合成方法,原料投料的SiO2/Al2O3分子比很高,得到的产物SiO2/Al2O3分子比却不高,如日本公开特许昭60-118624中,反应原料SiO2/Al2O3分子比高达98,但所得丝光沸石SiO2/Al2O3分子比只有16.3。作为制造工艺提高了生产成本,经济上不可取。
以上几种合成高硅丝光沸石的方法,存在着工艺复杂、操作麻烦、原料来源少、价格贵、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等缺点。为此,针对上述合成高硅丝光沸石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本发明使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工艺操作方便、无毒、无污染环境的无机氨或氨和氯化钠,代替价高、有毒的有机硷作为附加试剂,经晶化直接合成SiO2/Al2O3分子比为15-30的高硅丝光沸石。本发明中添加的附加试剂氨或氨和氯化钠,其作用是在沸石合成过程中,促进丝光沸石结构的形成,起作“模板剂”、“导向剂”的作用,促使高硅丝光沸石生成,而不利于α-SiO2、ZSM-5之类杂晶生成。从图2可见,本发明合成的高硅丝光沸石,未出现前述的2θ23.2°和7.8°两个杂晶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能源原油含水分析仪
- 下一篇:印刷机喂纸器吹气和吸气的空气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