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外全防型箱式变电站无效
申请号: | 89107136.9 | 申请日: | 198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13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骅;朱旭东;郭永留;朱强强;周勇;朱笑弥;周勤;邱开植;杨军;朱自力;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宝骅 |
主分类号: | H02B5/00 | 分类号: | H02B5/00 |
代理公司: | 水利电力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燕义,李蔚君 |
地址: | 221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全防型 箱式 变电站 | ||
本发明属于一种供电设施,是城乡供电网的未端变、配电站。
几十年来,国内的这种变电站一直沿用传统的土建式变电站,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近几年国内虽然出现了各种箱式变电站或所谓的组合变电站。例如泰兴开关厂、北京开关厂、锦州新生开关厂等厂家的产品,以及《建筑电气安装图集》、《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电力技术》1988年4期所介绍的箱式变电站。这些产品比传统的土建式变电站有其进步的一面,但它们普遍不能适应高温、高寒、高湿,和不能防污秽、防盐雾、防腐蚀性气体、防导电性气体以及不能防霉、防结露、防晒和防止小动物侵害。国外的产品,例如《国外供用电技术》即国际供电会议论文集1979年第16号:法国梅兰日兰公司,以及BBC公司的产品样本上所介绍的产品,GEC公司产品,专利产品WP12743043“矿山控制设备紧凑型保护箱”。它们虽然采用了某些新元件,或改变了结构,对箱体进行密封等等。但他们也没有彻底解决以上的问题,对我国幅员辽阔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更难适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高温、高寒、高湿气候,能防污秽、防盐雾、防露、防霉、防晒、防腐蚀性气体和导电性气体、以及防止小动物侵害的全天候、全防型的户外箱式变电站的设计方案。
本发明设计方案的总体结构,也是由电力变压器、配电室、箱体所组成。它的箱体分为密封间和网罩间两部分。其特征在于:设计了具有单向导热功能的密封间和在箱体内外装有辅助的制冷去湿装置。电气设备密封在箱体内,可达到户外全防的目的,单向导热的壳体及辅助的制冷去湿装置,解决了变电站中运行电气设备的散热问题。其密封间的壳体是由架敷网状材料,例如金属或非金属网所构成。其密封间的壳体是由双层板和中间的空气夹层所构成。它的内层板是用金属板制成,并且是密封的,即在所有进、出线孔及开、闭的门缝处都装有密封件;内层金属板的外表面是反光的;它的外层板是用金属板或不透明的非金属板制成;其结构:在顶部的外层板制成如百页窗形或层叠的瓦板形,在侧面和门的外层板制成纵向扁筒形,扁筒形上下口皆与大气相通,可设有可启闭的门;外层板的外表面做成反光的,内表面做成吸热的。
这种特制的密封间的壳体,其单向导热的过程如下:
环境温度在(-20~+35)℃范围内,可启闭的门放在开启位置,此时,空气夹层与大气相通,壳体内主要的热源,是变压器运行产生的未被变压器散热器散出的20%的热量,当这个热量幅射到壳体的内层金属板上,使内层金属板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壳体外的热源即主要来自太阳的照射,但由于外层的外表面的反光作用,约有60%的热量被反射,40%的热量被吸收,使外层板温升。并部分的向内层板幅射,而内层板外表面的反光物又将幅射来的热量大部分反射回去,被外层板内表面的吸热黑体所吸收,使外层板温度更高于环境温度,使其只能加温它周围的空气,而难以向内传导。在顶部由于夹层中空气被内外层板加热后,与大气产生自然对流,把内、外层板上的热量带走,散到大气中去。在侧面及门的内外层都制成纵向扁筒状的双层结构,其中的空气被内、外层板加热后,加速度的向上流动。使内外热源的热量都流向大气中。这样就形成总体上的热的单向通导。即只有箱体内热源的热量向箱外散热,而箱体外热源的热量则基本不传到箱内。在国外虽也有双层结构,但其仅作为隔热用或防止外力破坏用,不具备热的单向通导的特点,更没有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热的单向通导的箱体。
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将可启闭的门放在关闭的位置,此时,空气夹层与大气相通的道口被封闭,形成一个空气保温层,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
环境温度在+35℃以上时,可使辅助的制冷去湿装置自动启动。
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的环境温度四季昼夜变化不太大时,完全可以不装制冷去湿装置,可在密封间内只装干燥剂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宝骅,未经朱宝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石油勘探钻井综合采录装置
- 下一篇:针织加工织物末端部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