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合剂的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9107354.X 申请日: 1989-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27174C 公开(公告)日: 1994-12-28
发明(设计)人: 徐传贵 申请(专利权)人: 徐传贵
主分类号: C09J1/02 分类号: C09J1/02
代理公司: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述学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粘合剂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剂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较高粘合强度的无机类粘合剂的生产方法。

现有的有机类粘合剂粘合强度较高,成为发展的方向。但性能不稳定,如受热开胶、遇有机溶剂开胶、贮存期较短等,而且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如挥发有毒气体、生产中有三废排泄、污染环境较严重,同时有机原料比较昂贵,而且有些需要从国外进口,生产中也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而无机类粘合剂的原料比较便宜,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都比较轻,且生产安全,但其粘合强度不如有机类粘合剂高,使用范围主要局限在低粘接强度的物体间。因此人们期望提供一种能安全生产、污染小、成本低廉,粘合强度较高的粘合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产安全、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粘合强度较高和使用性能良好的无机类粘合剂。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以廉价的硅酸钠为主要成份,添加改性剂、填充剂、抗氧化剂、保湿剂、增粘剂、增稠剂等成份制成,生产方法如下:首先将下述组分:固态硅酸钠30-60%(重量)、硫酸铝钾0.05-10%(重量)、氟硅酸钠0.01-5%(重量)、高活性熟石灰0.1-15%(重量)、水30-70%(重量)

上述组分中的硫酸铝钾可由重量百分比0.03-8%的硫酸铬钾替代或者由各占重量百分比0.01-4%的硫酸铝钾和硫酸铬钾替代。

上述组分中的氟硅酸钠可由重量百分比0.01-5%的氟硅酸镁替代或者由各占重量百分比0.01-3%的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镁替代。

上述组分中的高活性熟石灰可由立德粉、羟甲基纤维素、二氧化钛、轻质碳酸钙中的任一种替代,重量百分比为0.1-15%;或者由高活性熟石灰和上述组分中至少一种替代,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1-15%。

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投入容器中,加热到100-150℃,加压到0.5-0.7兆帕,反应保持30-60分钟,取样测试合格后,将胶液排到沉降槽中静置后取上清液,投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60-110℃。

用于木器类的粘合剂:

将上清液浓缩至37-41°Be′。

用于皮革、复合板类的粘合剂:

总量外加入重量百分比0.03-2%的明胶粉和0.01-2%的黄蓍胶,浓缩至35-42°Be′。

用于商标的粘合剂:

总量外加入重量百分比0.05-5%的玉米粉或0.03-5%的淀粉,浓缩至35-43°Be′。

用于玻璃、陶瓷、大理石、水磨石、水泥等硅酸盐制品的粘合剂:

总量外加入重量百分比0.05-5%的硫酸铜和0.05-5%的硫酸亚铁,浓缩至40-45°Be′。

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和使用安全,无三废排泄,无挥发有毒气体,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粘合强度较高,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耐湿防霉性等都比较强,使用方便,贮存期长,明火不能点燃,安全可靠,耐高、低温,有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见图1,按下述重量比例将原料投入容器中:

固态硅酸钠    40%

硫酸铝钾    0.3%

氟硅酸钠    0.3%

高活性熟石灰    0.5%

水    58.9%

加热温度130℃,加压到0.6兆帕,反应保持30分钟,取样测试比重至35°Be′,将胶液排入沉降槽中澄清,取上清液;

用于木器类的粘合剂:

将上清液加热,温度为98℃,浓缩至40°Be′。

用于皮革、复合板类的粘合剂:

在上清液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2%的明胶粉和0.1%的黄蓍胶,加热温度为95℃,浓缩至40°Be′。

用于商标的粘合剂:

在上清液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5%的玉米粉或0.3%的淀粉,加热温度为95℃,浓缩至42°Be′。

用于玻璃、陶瓷、大理石、水磨石、水泥等硅酸盐制品的粘合剂;

在上清液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0.2%的硫酸铜和0.2%的硫酸亚铁,加热温度为90℃,浓缩至44°Be′。

实施例2:按下述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制出上清液

固态硅酸钠    40%

硫酸铬钾    0.3%

氟硅酸镁    0.3%

立德粉    0.5%

水    58.9%

实施例3:按下述组分重量百分比制出上清液

固态硅酸钠    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传贵,未经徐传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