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锆合金薄壁方管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7625.5 | 申请日: | 198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78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林;李佩志;田振业;王光盛;杨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克德 |
地址: | 721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薄壁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核电站用锆合金薄壁方管的制造方法。
锆合金[Zr-4(Zr-0.15 Sn-0.2 Fe-0.1 Cr),Zr-2(Zr-1.5 Sn-0.18 Fe-0.1 Cr-0.05Ni),Zr-2.5Nb,Zr-1Nb]薄壁方管的制造方法,目前国外有采用压型-焊接方法,这种方法制造的方管有二道焊缝,要有专用设备,增加制造成本。国外也有采用焊接一滚模拉伸方法,这种方法成品公差要采用手工矫形,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采用卷圆-焊接-拉伸-塞芯棒退火的方法。用本发明技术可以制造尺寸较大的、高精度、薄壁、异型锆合金管材。采用本发明方法只有一条焊缝,采用塞芯棒退火可以解决矫形问题,不用手工矫形,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达到同样的高精度。本发明技术使用的设备,用金属加工厂的常用设备就可以制造,不用增加新设备。芯棒形状与方管的形状一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卷圆-焊接-拉伸-塞芯棒退火的方法。在拉伸过程中,一定要有50~80mm的空拉段,然后才能推进芯头拉伸。
本发明方法的工艺如下:
卷圆(板材弯曲机)→焊接(氩气保护)→退火(540℃~650℃,1~2小时,真空度10-3Pa以上)→表面镀层→再涂隔离层→涂润滑剂→过渡拉伸→成品拉伸→清理表面→成品(真空退火500℃,1小时,真空度10-3Pa)。
上述工艺中,表面镀层;在管材表面镀上一层磷酸盐(Na3PO4)(约0.2~0.3mm厚)。隔离层:用牛油+石灰混合物(牛油∶石灰为4∶1)烘干。润滑剂;用牛油+二硫化铜+洗衣粉+浓缩肥皂液的混合物、配比为2∶3∶2∶1(体积比)。
过渡拉伸用拉床(链式拉伸机)夹紧拉伸卡具,缓慢拉伸约50mm-80mm,推进芯头,把整根管子缓慢拉伸完。
成品拉伸;把长芯棒送进管材里面,然后把管材的拉伸头部送进外模,装好卡具进行拉伸,每次周长缩减率不能超过2%~3%。
清理表面,先用汽油除去油污,然后再用HF(3%)+HNO3(47%)+H2O(50%)的酸液液酸洗,除去磷酸盐镀层。
在拉伸时要有一套特制的拉伸卡具如附图,卡具卡在管坯(1)上,卡具由垫片(2)螺杆(3),固紧螺母(4),外套(5),内锥(6)构成。
管材的变形是通过模具进行的,模具由外模和芯头组成。模具的外模与芯头角部的圆弧半径要配合好,外模角部的圆弧半径与异型管(四方管、六方管、八方管等)角部圆弧半径相等,但芯头同一部位的圆弧半径要大一点,外模和芯头组合起来后,在角部的间隙应比异型管壁厚大一点,一般大10%即可。拉伸变形量,每次周长缩减率不能超过2~3%。模具材质用TA10钢。
实施例
锆合金薄壁方管制造过程由1.裁剪定尺、2.表面镀层、3.涂润滑剂、4.过渡拉伸、5.成品拉伸、6.矫形退火组成。
1.将锆-4(Zr-0.15 Sn-0.2 Fe-0.1 Cr)合金合格退火板材,裁剪成2100mm×542mm×1.5mm,纵向划线等分28条,用折弯机(3000mm折弯机),对准划线少量压下,弯曲角在160~170度之间,整块板28条线均折弯完毕,近似圆形或稍许校正后成圆形,对好缝的圆管用夹具夹紧后,用自动(半自动)氩弧焊机进行氩气保护焊接,焊接后要进行退火(真空、540~650℃。1~2小时,真空度为10-3Pa),焊接要全面进行探伤检查。
2.在管材表面进行化学镀层,表面酸洗(5~10%HF+50%HNO3+H2O)干净后,在1000mlH2O+25mlH3PO4+25mlHBF4浸泡5~10分钟,然后再在1000mlH2O45克Na3PO4中浸泡5~10分钟,表面镀上一层牢固的磷酸盐(Na3PO4)镀层。
再在表面上涂上一层牛油+石灰的糊状混合物(4∶1)烘干后,作为拉伸保护表面的隔离层,隔离层应该是牢固地附着在磷酸盐(Na3PO4)镀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耳灵滴耳剂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双电荷层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