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粪便的浓集装置和城市人粪资源的开发利用无效
申请号: | 89107790.1 | 申请日: | 198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7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学良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9B3/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 集装 城市 资源 开发利用 | ||
本发明是以一种自动离心机为主,配以改建的化粪池、粪车等设备,使粪便高效率、低成本地浓集的一种装置,以便进一步对浓集粪便进行开发利用。
自古以来,粪便一直是农田庄稼的良好肥料,人粪的排泄物以直接还回土壤的形式,形成一个极为有效的良性循环,使粪便成为支撑农业的一种重要资源。因而使得在一些大城市里,这一丰富资料能为农村挖尽运光,甚至产生了一些组织部门和一批专业队伍,使粪便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在科技落后、卫生设施很差的年代,也没有产生因粪便集中成害,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然而现在的今天,由于科技的进步和价值观念的变更,使粪便变得难于处理,成为一件头疼的事情。
目前,有些农用肥料已开始向化肥方向倾侧,使得利用粪便的利用率很低,而且这种低效、艰苦劳动无人去干,一般号召也难激发出以往的热情,以至很难见到农村去城市运粪作肥,就是城市送粪下乡也很少有人问津,城市粪便的传统出路就此堵塞。由于在这方面的技术没能予见,使得粪便处理成为被动,尽管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众多的粪车、粪船来运走粪便,以保证城内环境卫生,但仅把粪便排出城市并非最终目的,那种有意无意地把粪便排向江河湖海的做法虽则维持了城市一隅的环境卫生,但使得周围其它环境遭到了污染,特别是把大海作为排放粪便的措施则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如发生于上海的甲肝毛蚶事件,无疑就是沿海污染造成的自作自受的后果。一方面化大量人力、物力来抛弃人粪这一宝贵资源,同时又造成完全可以予见到的大规模污染,使得大量的生物资源受到损害,这样就给当代和后世造成了无穷之患,因此这种技术处理就不能算是粪便的出路。粪便同样是人类社会一项宝贵的资源,在城市里,此资源十分丰富,易于开发,人粪除了用作肥料外,还是很好的饲料、燃料,甚至加工制品还可出口创汇,众所周知,粪便是蝇蛆的最佳食料,蛆虫可以利用它使自己变为高蛋白,因传统原因尚不能为人们直接享用,但它自古以来就极受鸡、鸭、鱼、鳖等欢迎,经此一转换也就可以为人们所接受了,建设一个封闭型无污染的利用粪便作为饲料的蛆虫蛋白生产流水线,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并非难事。对粪便还可进行脱水、干化、磨细,使得方便地作为肥料、燃料乃至包装出口换取外汇。但是,由于传统的厕所结构和厕所卫生造成了粪便和大量的水混和一起,这给粪便的利用带来了困难,当然粪水分离的技术并不复杂,现有的各种离心脱水机械大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问题在于这些离心机的效率和操作工艺不适合这个特殊的对象,由于粪便的低值,用效率不高的离心机作粪便脱水成本太高会造成赔本,而且完全人工操作的机械在加工大粪过程中,也注定了无人肯干这种浑身是屎的工种,因而必须有高效自动的粪水分离设备,才能更好地开发人粪资源。面对每日都在生产决无停产可能的城市粪便,怎么办?新的出路在那里?如何开辟新出路?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本发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以解决粪水分离的机械为基础来达到高效率、低成本地浓集粪便,以供进一步加工利用,从而使城市粪便变废为宝,成为城市的一个能源、食品、资金的来源,这样粪便即可在城市内实现自产自销,并成为永不枯褐的宝贵资源。
本发明由以下几个环节相连而成,一是改造化粪池,在化粪池中隔出集粪间,由水冲来的粪便进入集粪间,水可由滤壁渗出,粪便则被挡集。二是配备有吸粪泵和自动连续脱水离心机的粪车,粪车巡回于各粪池,由吸粪泵从集粪间中把粪水吸进离心机,由离心机分离粪水,使水回归粪池,浓缩的粪便存放粪箱桶内送往工厂。三是粪便处理工厂,此类厂可分为饲虫厂、干化厂、粪制品厂等。四是粪池肥水处理,把这种富含氮磷钾肥的肥水由专用管道送往效县农区,用于农林牧渔等生产过程。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叙述如下:粪便应挡集在化粪池中的集粪间内,以便保持一定的浓度,减轻吸粪泵和离心机的工作量,集粪间可用耐腐的金属、化纤等滤布为材料制做滤壁,使水可渗透而固体物不能通过。在使用中,由于集粪间的水又会反渗到集粪间,滤壁两边反复互渗,有利于防止滤孔糊死。集粪间的大小、形状、部位等都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因地制宜无需固定不变的格式,以达到初步集粪的集粪目的,以便于粪车吸取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学良,未经朱学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