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7924.6 | 申请日: | 198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3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16 |
发明(设计)人: | 清家捷二;森幸一;池田光司;野崎政行;冈岛久和;胜川裕幸;中西一巳;土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7/00 | 分类号: | H01B17/00;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建国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组合 绝缘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包括一个在其中心轴部分有一贯穿孔的绝缘主体,插在贯穿孔中的至少一根光纤,以及硅油脂密封地充在贯穿孔的中部,其特征在于硅橡胶密封地充在贯穿孔的上部和下部,在硅油脂和硅橡胶间有抗腐蚀分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在抗腐蚀分隔壁中有多孔橡胶。
3、一种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主体,每一个在其中心轴部分都有一贯穿孔,在贯穿孔中插有至少一根光纤,凸缘型连接器金属接头连到绝缘主体形成气密叠置,并把绝缘主体互相连接以使贯穿孔互相连通,硅油脂密封地充在贯穿孔的中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主体的相连部分有双O型环,至少双O型环中的内O型环由对硅油脂稳定的材料做成,在双O型环间密封有硅橡胶。
4、一种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主体,每一个在其中心轴部分都有一贯穿孔,在贯穿孔中插有至少一根光纤,凸缘型连接器金属接头连到绝缘主体使绝缘主体相互间气密连接,硅油脂密封地充在贯穿孔的中部,其特征在于硅橡胶密封地充在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连通贯穿孔的上部和下部,在硅油脂和硅橡胶间有抗腐蚀分隔壁,在绝缘主体的相连部分有双O型环,至少双O型环中的内O型环由对硅油脂稳定的材料做成,在双O型环间密封有硅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光纤由在绝缘主体的相连部分的至少一个定位架固定定位。
6、一种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主体,每一个在其中心轴部分都有一贯穿孔,在贯穿孔中插有至少一根光纤,凸缘型连接器金属接头连到绝缘主体形成气密叠置,并把绝缘主体互相连接以使贯穿孔互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贯穿孔的上下端部有锥形部分,硅橡胶密封地绕贯穿孔中的光纤充填并粘接,至少一个定位架置于绝缘主体的至少一个相连部分以稳固地固定光纤在贯穿孔中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用弹性材料做成的一个O型环置于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面之间。
8、一种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主体,每一个在其中心部分都有一贯穿孔,至少一根光纤插在贯穿孔中,绝缘主体叠置互相连接,在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面间的空间中有粘接材料作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粘接材料是树脂粘接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粘接材料是一种无机粘接材料并经热处理作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粘接材料在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面间密封,一个间隔环放置在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面之间,间隔环的材料和绝缘主体有很接近的热膨胀系数,间隔环在对应于绝缘主体的贯穿孔处有一个直径至少比贯穿孔大的孔洞。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光纤用密封材料密封,在粘结材料和密封材料间形成一个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9、10或11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相连的有用来插光纤的贯穿孔的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部的直径比绝缘主体的主体部分的直径大。
14、一种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主体,每一个在其中心部分都有一贯穿孔,绝缘主体叠置互相连接,至少一根光纤插在贯穿孔中,在相连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面有气密封装元件环绕贯穿孔,并且弹性地紧贴在相连绝缘主体的相对端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中气密封装元件是一个O型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中气密封装元件是一种多泡有机材料且充填于绝缘主体之间或之中形成的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具有叠置连接的绝缘主体的内装光纤型组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气密封装元件是附在插于绝缘主体相对端面间的间隔环两边的O型环,间隔环有个孔洞,其直径小于O型环的直径,但仍至少大于相应于贯穿孔位置的贯穿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9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带前倒角孔的钻孔装置
- 下一篇:制备二硝基甲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