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9107945.9 | 申请日: | 198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6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堤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纪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5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曾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注塑成型方法,其中所用的注塑机在机身中装有射料杆、形成注嘴通道的中空延伸体,该延伸体包括作为缸筒的主镗孔件和作为活塞的副镗孔件,以及限定腔体的组合模具,组合模具与该注塑机相结合并通过注嘴通道沟通机体内部和模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每一个注射周期中,将塑料原料在机体中加热的同时进行塑化和计量;
于压力下将热的塑化材料通过注嘴通道注射到模腔中;
于压力下将热的注射物料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整个模腔中,同时冷却该组合模具,从而得到冷固的模塑制品;
打开组合模具后从模腔中取出冷固的模塑制品;
其中:所述注嘴通道是在所述注射步骤之后当正在进行材料保压步骤时被从中间阻断的,从而切断机体内部与模腔的联系;而当阻断注嘴通道时或阻断注嘴通道之后,注塑机即开始塑化和计量步骤,以备下一个注射周期;
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保压步骤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利用注塑机自身通过射料杆向全部注射物料施加第一外部保持压力;然后利用设于该副镗孔件上的截止阀将所述注嘴通道阻断,而被分离的注射物料的前端部分被施加第二内部保持压力,所述内部保持压力是由压缩在一个固定的封闭空间中的前端物料部分产生的,所述封闭空间由模腔和被所述的阀限定的注嘴通道前端部分组成。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内部保持压力是无级压力。
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外部保持压力是无级压力。
4.按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物料保压步骤的时间占整个所述物料保压步骤总时间的绝大部分。
5.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塑化和计量步骤是以较低的速率进行的,所用时间最长可以基本上等于从刚刚结束第一次注射到封闭组合模具准备第二次注射,上述最长步骤的时间几乎等于从第一次注射到第二次注射的注射周期。
6.按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由热流道模形成了所述注嘴通道的前端部分。
7.按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在打开组合模具取出模塑件之前在保持所述注嘴通道处于阻断状态期间抽吸由于自身体积膨胀而滞留在所述通道前端部分的热物料,以消除过度填充热物料的问题。
8.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通过对模具进行冷却将模塑件后面的滞留在注嘴通道中的热物料的前端冷固,在所述抽吸步骤完成后但在下一注射周期之前,通过暂时供应的瞬时热量将所述冷固或冷却的物料前端熔融。
9.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冷却物料前端熔融之前,解除对注嘴通道的阻断,使模腔与机体内部相通。
10.按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在稳定状态下,在上一个注射周期中注射的滞留在包括整个注嘴通道的注塑机内的热的塑化物料(除了所得的模塑件)与下一次新计量的塑化物料,在解除所述注嘴通道阻断和熔融所述冷却物料前端后,共同通过整个注嘴通道注射到模腔中,所述新计量物料的量基本等于所述模塑件有用量。
11.一种注射成型设备,与带有注口及由半模限定的至少一个腔体的组合模具相结合,该设备包括一个注塑机,机身带有活塞-汽缸及与之配合的射料杆,和从活塞-汽缸延出的中空延伸体,该延伸体包含一个注嘴并形成连接机体内部和模腔的注嘴通道,可在加热机体的同时于机体内将塑料原料塑化和计量,并通过注嘴通道将热的塑化物料注射到模腔中,将至少部分注射的物料于压力下保持在整个模腔中,所述半模上带有冷却组合模具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个截止阀,用来在中间阻断注嘴通道以切断机体内部与模腔的联系,并提供一个由模腔和注嘴通道的预定前端部分组成的固定封闭空间,由于所述注嘴通道被阻断而被分离的注射物料的预定部分被压缩在该空间中,从而使该压缩物料产生相对模腔的内部压力。
12.按权利要求11的设备,其中所述阻断注嘴通道和形成内部压力的装置形成至少一个带有注嘴和阀装置的镗孔件,在所述阀装置和注嘴之间具有一段所述注嘴通道,所述阀装置是用来进行注嘴通道阻断的,当阀装置关闭时所述注嘴通道被阻断,同时限定了一个由模腔和从阀装置处延伸的注嘴通道前端部分组成的固定封闭空间,其中装填有所述压缩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纪株式会社,未经世纪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79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仲氨基末端的聚氧化烯多胺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备全卤代烷基硫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