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螺纹紧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9108001.5 | 申请日: | 198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明 |
主分类号: | F16B39/04 | 分类号: | F16B39/04;F16B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兴城市新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紧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噪、减振、防松的内螺纹紧固装置。
内螺纹是工业设计、制造、产品中的结构要素,其用途非常广泛。已有的螺纹紧固技术在静止状态时,其紧固效果较好,而在振动状态中不具稳定性,因内、外螺纹的装配旋紧度是靠内、外螺纹牙的单侧支撑,其螺纹装配牙顶处及螺纹牙的另一侧均形成公差带,构成装配间隙,存在这种间隙就缺乏螺纹紧固基础。当受到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机械振动以及振波、声波、温度的影响,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紧固就会产生疲劳,出现缓解、松动以至脱落现象。使用公知的弹簧垫技术能延长螺纹装配的紧固时间,但还是同样缺乏螺纹紧固基础。如把螺母(内螺纹)旋紧将弹簧垫压平,其作用力集中于局部、受力不均,受到变载荷的影响螺纹连接强度容易疲劳损伤,旋紧度渐渐疲劳缓解松动,弹簧垫虽其伸张弹力约束螺母,当弹簧垫伸张到一定程度,不能再约束螺母时,螺母有继续松动、脱落的可能,噪音及振动同时逐步加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螺纹装配旋紧度在振动状态中疲劳、缓解、松动难题,提供一种降噪、减振、防松的内螺纹紧固装置。
在内螺纹旋合平面上,以90°直角沿孔壁设C形小孔,一般情况按120°分设三个C形小孔,C形小孔的壁围一般情况为290°,C形小孔的内径一般情况是内螺纹孔大径的1/5,C形小孔的深度一般情况是内螺纹导程长度的1/3。C形小孔可用特制模具一次蹾制成形,该工艺适合于制造螺母,机体及零部件设C形小孔时可先钻成小孔,当钻内螺纹大孔时将小孔钻去70°使小孔变成C形小孔。弹性芯用橡胶类制成圆柱状,其直径及长度与C形小孔的内径及深度等同,材质可选择弹性好、耐高压、耐老化、耐高温、耐低温、耐油、耐化学性能的。
将弹性芯嵌装进C形小孔中,当内螺纹旋入外螺纹或外螺纹旋入内螺纹时,C形小孔的左半壁控制弹性芯与内螺纹同步,旋出时C形小孔的右半壁控制弹性芯与内螺纹同步,静止状态时外螺纹将弹性芯控制在C形小孔中。C形孔内的弹性芯受到外螺纹旋进性挤压形变、呈螺纹状,弹性芯受螺纹挤压密度增强产生弹性反作用力,局部充实了内外螺纹装配间隙,构成螺纹紧固基础。该螺纹紧固基础装置,在承受轴向或横向以及横向和轴向复合振动作用力时,均产生弹性反作用力。注意:该装置不是以弹性芯的反作用力与振动体的作用力进行强度抗衡,而是借助振动原理(振动=往程+复成)的往复规律性(往程 ()/() 复程),发挥弹性芯反作用力功能的,使该装置与振动体的振频同步,使螺纹装配间隙振幅的往复平衡同步(往程距=复程距)。该螺纹装配装置在振态中,其间隙距就是最大作用振幅(直径M24<0.3mm),对其螺纹装配结构的最大作用振幅和装配时的旋动,均不能损坏弹性芯的分子结构。
该装置特点在于,施设弹性紧固基础,以动制动,万动等于不动。所用原理是振动的往复特性和橡胶类的作用反作用特性的相互平衡同步。该装置在振态中不需平面附着也能旋合在外螺纹轴向的任意位置上不松动。其紧固接触面受力均衡,提高螺纹疲劳度并能减振降噪。具有良好的互换性,适应于螺纹标准化,和普通螺纹装置一样可以顺利旋合进退。
以下结和附图说明本装置中的一实施例。
附图1是本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参照附图1给出A-A剖面位,给出C形小孔(3)的位置。
参照附图2给出内螺纹部件(1)旋合平面上垂直沿孔壁设C形小孔(3)的正确位置,将弹性芯(2)嵌装进C形小孔(3)内,其小部分圆弧要略微探出螺纹(4)。弹性芯(2)的长度与C形小孔(3)的深度等同,弹性芯(2)的外径与C形小孔(3)的内径等同或略微大于C形小孔(3)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明,未经刘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