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敏复写纸的显色纸无效
申请号: | 89108003.1 | 申请日: | 198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8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山囗彰宏;山囗桂三郎;田边良满;浅野真;和田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东圧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M5/124 | 分类号: | B41M5/124;C08G6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雒英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复写纸 显色 | ||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颖的水杨酸树脂及其多价金属盐,以多价金属改性树脂作为有效成分的、适用于压敏复写纸的显色剂,以及使用该显色剂的、适用于压敏复写纸的显色纸。
压敏复写纸张也称无碳复写纸。通过机械的或冲击的压力,例如一笔一划的书写或打字机的打印都能使它们产生一种颜色。因此,在同一时间里就能得到许多份复印品。这一类压敏复写纸张,有的称“转印型复写纸”,有的称“自持复写纸”等。它们的发色机理,各自取决于给电子的无色染料母体和接受电子的显色剂之间的发色反应。以转印型压敏复写纸作为实例,并参照图1进行叙述,图1是一张示意的剖面视图,它表示了例举的压敏复写纸的结构。
CB-纸1和CF/CB-纸2的背面涂有直径为几个微米到十几个微米以上的微胶囊4,微胶囊是将一种无色压敏染料母体溶解于非挥发性油中,然后用高分子膜,例如明胶膜,将溶解好的溶液包成胶囊而得到的。另一方面,CF/CB-纸2和CF-纸3的正面涂一层含显色剂5的涂层组分,它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当它与压敏染料母体接触时,显色剂5与染料母体进行反应,由此使染料母体产生颜色。为进行复印,将它们按CB-纸、(CF/CB-纸),(CF/CB-纸),(CF-纸的次序叠在一起,并使涂有染料母体的一边与涂有显色剂一边紧挨着。使用CF/CB纸与否是任意的。当用元珠笔6或打字机施加压力时,受压处的微囊4则破裂。结果是含有压敏染料母体 的溶液转移到显色剂5上,由此得到了一份或多份复写记录。
作为受电子的显色剂,曾经推荐过(1)无机的固体酸,例如酸性白土和硅镁土,发表在美国专利号2712507;(2)取代酚和双酚,发表在日本专利公告号9309/1965;(3)对位取代酚-甲醛聚合物,发表在日本专利公告号20144/1967;(4)芳香族羧酸的金属盐,发表在日本专利公告号10856/1974和1327/1977;等。其中有一些实际上已经利用。
认为满意的显色纸,其性能方面应提出的是,在贮存过程中和曝露于射线,例如太阳光下很少变黄,而且产生的有色字迹牢度很好,因此它们在辐射线、水或增塑剂的影响下,颜色不会消失或不容易退色,所以不仅是刚生产,而且经长期贮存以后都有极优的显色能力。
迄今已经推荐的显色剂和涂有这些常用显色剂的显色纸,在性能方面都有优点和缺点。例如,无机的固体酸价格虽便宜,不过在贮存时会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和潮气。因此,使纸表面变黄,同时使发色性能降低。取代酚的发色能力不够而且产生的有色字迹颜色浓度很低。通常用作对位取代的酚-甲醛聚合物的对位苯基苯酚线型酚醛清漆树脂具有极优的发色能力,但是其涂覆纸张会变黄,而且生成的有色字迹曝露于日光或贮存过程中明显退色(特别受空气中的氧化氮影响)。另外,芳香族羧酸的金属盐在发色能力、耐变黄和光牢度等方面都很好,不过耐水性和耐增塑剂的能力还不能认为是满意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线型共聚物,它在柔软性、抗氧化性、可成形性和可塑性等方面的性能都是极好的。并能生成金属螯合树脂和多价金属盐,作为压敏复写纸用的显色剂是极好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敏复写纸用的优良的显色剂, 它是一种金属改性的产物,包括上述共聚物的多价金属盐或含有上述共聚物多价金属盐的熔融混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显色剂的优良显色纸并适用于压敏复写纸。
本发明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以便实现上述多种目的。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型共聚物,包括5-60%(摩尔)的结构单元(Ⅰ)、30-50%(摩尔)的结构单元(Ⅱ)、0-60%(摩尔)的结构单元(Ⅲ)和0-60%(摩尔)的结构单元(Ⅳ),而其重约分子量为500-30,000,上述的结构单元(Ⅰ)、(Ⅲ)、(Ⅳ)通过结构单元(Ⅱ)与结构单元(Ⅰ)、(Ⅲ)或(Ⅳ)中不同的一个相连结,而且上述结构单元(Ⅰ)、(Ⅱ)、(Ⅲ)和(Ⅳ)各自以下列式(Ⅰ)、(Ⅱ)、(Ⅲ)和(Ⅳ)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东圧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东圧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