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反复再生的书写、印刷用塑胶纸及其生产和再生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9108045.7 | 申请日: | 198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幼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幼本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复 再生 书写 印刷 塑胶 及其 生产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新型造纸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从原料到生产、回收再生工艺与传统纸张完全不同的、可代替传统纸张使用的塑胶纸及其生产和再生方法。
传统纸的原料来自植物纤维。为维持和改良自然环境,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森林资源,使森林可伐面积减少到最低限度,致使纸浆来源日趋紧张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的耗费却日益增加。我国更是进口纸浆的大国,每年都为此花掉大量外汇。传统纸回收再生率很低。回收再生的纸除了重复造纸过程,还需对废纸进行除尘,消毒,分拣和脱墨,所以用废纸作造纸原料,生产成本不比原浆造纸低。
传统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汽,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此外,传统纸生产耗能极大。每年为造纸消耗大量煤炭。
传统纸受潮后易霉烂,易折皱,燃点低。能够再生的废纸往往是写一遍,看几遍即作为废物处理,其利用率和纸张价格是一极大矛盾。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利用人工合成材料,反复再生使用的新型纸张。
本发明的塑胶纸是由以塑料薄膜为基层,由复合胶质涂料为表层而构成的。该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层:按纸的不同用途选择不同的塑料配方和薄膜成型工艺,使塑料薄膜达到要求的厚度、硬度、透明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表层:表层按纸的用途分为数层,第一是粘结层,第二为书写、印刷层,无论各种用途纸皆有此二层。对特殊用纸还可有特殊用途层,表层复合胶质涂料的配方也按纸的用途选择。可用滚涂、刮涂或刷涂方法均匀复盖于基层表面或表层的前道工序表面,表层晾干后即成成品。
该发明的塑胶纸的回收再生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回收的各类废旧塑胶纸的不同表层材料分类;调配各类清洗剂将已分类好的废旧塑胶纸分别浸入清洗剂中;浸泡时间长短由表层材料溶解在各类清洗剂的溶解时间而定,浸泡后用毛刷清理基层面;用清水漂洗一遍基层,晾干后重新进行表层的制作工序即可。
实施例一:塑胶白报纸生产和回收再生方法
基层选用0.08毫米厚乳白色不透明聚氯乙烯(软)薄膜,将滚筒钢模加温至80℃,压制双面网格线(0.01毫米深,0.01毫米宽,间距纵横0.03毫米)。
表层一的成份比例为:801胶(聚乙烯醇缩甲醛)∶水玻璃(泡花碱)=9∶1,双面滚涂一次,晾干。
表层二的成份比例为:801胶∶水玻璃∶熟石灰粉(过800目筛)=3∶3∶3,在表层一上双面滚涂一次,晾干后即成成品。
再生方法为将回收的废旧白报纸在清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用棕刷将表层刷去,再用清水漂净,晾干后再进行表层制作。最后一次表层晾干,即又成为成品。
实施例二、塑胶描图纸生产和回收再生方法:
基层选用0.11毫米厚透明聚氯乙烯硬片,单面热压网格线,按图纸规格切割,在基层上印刷图框和标表(在有网格线的那面上印)。
表层一的成份比例为:801胶∶水玻璃=7∶3,在印刷面滚涂一次,晾干。表层二为801胶∶水玻璃∶淀粉浆糊=3∶2∶5。
其中淀粉浆糊以淀粉∶明矾∶水=1∶0.5∶10的成份比,加温至100℃制成。
在表层一上滚涂一次,晾干即成成品。
再生方法为将回收的废旧塑胶描图纸在浓度为5%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棕刷将表层刷去,再用清水漂净(此时印刷在基层上的图框和标志表仍然存在),晾干后进行表层制作,晾干最后一次表层,即又成为成品。
其它如在表层中加光敏材料可制晒图纸和夜光纸等。
本发明的塑胶纸的优点是显见的:如其强度高,正、反面不会渗墨、不会霉烂、燃点高、抗折、抗皱等。根据纸的不同用途可随意调整基层及表面的配方以改变塑胶纸的厚度、硬度和透明度,增拓应用领域。塑胶纸生产无污染或可控污染,耗能低。可利用基层与表层的关系节省印刷费用(如实施例二)。塑胶纸反复再生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例:人民日报每份用白报纸1平方米,华东地区发行100万份计
传统白报纸价为0.19元/平方米
塑胶纸(再生50次)为0.12元/平方米(已包括回收费)
每年节省纸费(0.19-0.12)×100万×365=2555万
即每年可节省2555万元。
全国范围内采用塑胶纸印刷报纸,可每年节省5-10亿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幼本,未经吴幼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用粘土矿制硅酸铝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穿戴式血液透析滤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