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高压永磁动力机在审
申请号: | 89108056.2 | 申请日: | 198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0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05 |
发明(设计)人: | 温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新福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永磁 动力机 | ||
本机是利用永久磁铁南极和北极所转换能量,采用不同角度和方向调整磁力线于得到旋转动力的发明。本机经充磁后可作为动力或辅助动力使用,同时具有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噪音小(基本无噪音)、动力大等优点。
本机除外壳和机心是用不导磁的金属材料制作外,其它全部机身均是用磁性材料加工制作的,为了便于分析问题,首先分别对磁铁的性质和内部原理作一下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参考资料。首先先了解一下磁铁在不同情况下磁场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为了述说方便,现先将附图中的表示方法说明一下,磁铁的南极用“S”,北极用“N”表示,两极之间的分界线用细实线表示,磁力线用点画线表示,外壳和中轴的刻剖面线用45°角细实线表示磁铁两极中的任何一极磁极都用小米点表示,其它部分按74制图标准,为了本图的清晰,对磁铁内部的磁力线用点画线标出外,对磁铁以外的磁场线磁力线没有标出。
一、磁铁原理:
1.一长方块磁铁的磁场情况:
它的能量是从南极和北极互相转换的,在两极的极端磁力能最强,同时在极端的周围为少量的反极磁力线,两极中间是中性磁场即两极分界线(指指南针),对两极的中间线分界线实际上是看不见的。在说明书的附图中和说明书摘要附图中的每个零件图及整机图都特别画出了中间分界线,中间分界线是确定磁极位置、角度的重要画线。故特别说明。
2.二块磁铁异性相吸引,磁场转换和一块磁铁一样,所不同的是中间分界线是在两块磁铁的中间。
3.两块磁铁都是同极的时候,同性的磁力线互相不吸收,形成相斥的顶力,中间分界线是在两块的中间。
4.若干块磁铁同极对同极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完全是顶力对顶力,从左到右的中间部分基本是中性的,也就是说磁铁除了南极和北极以外,通过组合可以得到大面积的中性磁场,这种中性磁场对南极和北极都不产生力的作用。
5.两块大小不同的磁铁,同极对同极的情况由于大块磁铁的磁力线强,小块磁铁的磁力线弱,根据同极相排斥的原理在主意二块距离和厚薄的基础上,也可以得到中性磁场,此法可以作为制作转子叶片的时候参考。大小块磁铁的磁力线强弱程度虽然不同,但是大块磁铁的强磁力线不会改变小块磁铁的磁极,在这里作一下重点说明对下面了解转子叶片在定子内高压内会不会改变磁极很重要,同时叶片在定子内高压内起到隔离磁力线的作用,也正是叶片采用不同角度的隔离方法,转子叶片的吸力和顶力都朝一个方向用力。
6.四块磁铁的同极组装成十字形的时候,中间留出一个口字形时,在这种情况下口内的磁力线很强,根据这个原理本发明的定子内高压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的,所谓的内高压指磁力线的密度大磁力强。为了进一步了解内高压的意义,现在再对永磁的南极和北极进行说明,一般看来永磁用指南针就可以测出它的南极和北极。那么定子的单极磁力线用两块磁铁饼,同极对同极对起来就是单极的磁场了,在两块磁饼的中间留出供叶片旋转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设计方法也是可以的,这种设计在注意叶片的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旋转的目的,但这种设计方法的动力不大,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设内磁瓦和外磁瓦的话情况就不同了,那是因为永磁的南极存在着北极的磁力线,北极存在着南极的磁力线,这一点用指南针是测不出来的,要了解这一点必须从永磁的本质入手,一块磁铁不论大小,没有单独存在的单极磁场,永磁是在两极的转换中才能存在,如果失去了一极,那另一极也同样消失,因此出于以上的两个矛盾关系,在设计定子内高压的时候已要控制磁力线不在转换中过多地流走,同时也要使磁力线有转换的条件,因此对外磁瓦和内磁瓦的设计中要考虑内外磁瓦的厚度和磁力强度。
以上是本人对磁铁的研究过程中所得对本发明有参考作用的方面进行说明。它从总的方面说,就是永磁形成了S、N极以后一般情况下磁极不会改变,另外永磁自身在转换能量的过程中,存在着力,即吸引力和顶力,本发明是怎样利用这种力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没有人利用它为动力,是因为磁力与其它自然界的力不同,磁力的特点是在小范围内流动看不见,摸不着,要利用它就必须对它进行了解再通过思维,而自然界的力为什么容易利用呢。如风力、水力、热力。是因为风力是大范围永动、水力也一样大范围并且看得见。热力是因为它看得见,而磁力有以上特点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它可以穿过物体产生力并且可以在物体内部流动和转换能量,所以难以了解。
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新福,未经温新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充气器
- 下一篇:内燃机用含水燃料以及燃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