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释放显影增强剂的无色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9108704.4 | 申请日: | 198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2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华;姚祖光;陈岳;陈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18 | 分类号: | C07D249/18;C07D285/04;C07D257/04;G03C7/30 |
代理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志范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释放 显影 增强 无色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种能释放显影增强剂的无色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常可在溶剂中缩合而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说的无色化合物是由具有通式A-X-COOH结构的羧酸和具有通式
NHNH-Y
结构的芳胺以等摩尔混合,在溶剂中藉助缩合剂N,N′-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的作用缩合制得,
其中:A为含有活泼亚甲基的母体部分,它与QDI偶合生成无色化合物,适用的基团为:
其中:R3、R5可为氢原子、Cl、Br卤原子、C1-C5的烷基,n为O-2的整数,R4为氢原子;
其中:X为对卤化银具吸附作用且为连结母体部分与显影增强剂的杂环化合物基团;
其中:R1、R2为氢原子、低碳链烷基、低碳链烷氧基、卤原子;
其中:Y为酰基、砜基;
缩合过程可在常压室温下进行,但搅拌滴加含缩合剂DCC的溶液时须在-10~5℃下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吡啶,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二甲基乙酰胺或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87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