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高百分率固体改进液体调色剂制备无效
申请号: | 89109482.2 | 申请日: | 198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22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埃尔马·布莱尔;布雷德利·杰伊·戈尔哈特;詹姆斯·罗德尼·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C08J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洋,黄家伟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百分率 固体 改进 液体 调色 制备 | ||
1、制备静电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微粒的工艺,包括
A.在高温下,借助于使颗粒物介质运动从而使这种运动的颗粒物介质产生切变和/或碰撞,将热塑性树脂和贝壳杉脂丁醇值小于120的烃类液体分散于一容器中,其中固体的总百分率至少为22%(重量),同时把该容器中的温度保持在足以使该树脂增塑和液化的温度,但低于烃类液体沸腾和树脂分解的温度,
B.冷却上述容器中的分散液使树脂能从分散剂中沉淀出来,在冷却期间和冷却之后使颗粒物介质保持不断运动,从而形成平均粒度(按面积计)为10μm或更小的调色剂微粒,和
C.分离调色剂微粒分散液和颗粒物介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颗粒物介质选自由不锈钢、碳钢、陶瓷、氧化铝、锆、二氧化硅和硅线石组成的这一组。
3、按照权利要要2的工艺,其中颗粒物介质是平均直径为0.04~0.5英寸的球状物。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乙烯(80~99.9%)和丙烯酸或异丁烯酸(0~20%)/异丁烯酸或丙烯酸的C1至C5的烷基酯(0~20%)的共聚物,这些百分率是按重量计的。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工艺,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乙烯(89%)和异丁烯酸(11%)的共聚物,其熔体指数在190℃为100。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存在一种包含碳黑的着色剂。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存在一种包含显色材料的着色剂。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存在一种细粒度氧化物。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工艺,其中氧化物是二氧化硅。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存在着色剂的一种组合。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在步骤C之后把一种电荷导向剂添加到该分散液中,赋予调色剂微粒以一种具有预定极性的静电荷。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工艺,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一种在190℃的熔体指数为100的、乙烯(89%)和异丁烯酸(11%)的共聚物。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在增塑步骤A中采用多种热塑性树脂。
14、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在步骤C之后用额外的烃类液体稀释该分散液。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工艺,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一种在190℃熔体指数为100的、乙烯(89%)和异丁烯酸(11%)的共聚物。
16、按照权利要求14的工艺,其中进行稀释,使调色剂微粒的浓度降低到0.1~3.0%(重量,相对于烃类液体计)之间。
17、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微粒按面积计的平均粒度为5μm或更小。
18、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在步骤A存在一种着色剂,而且把容器中的温度保持在低于烃类液体沸腾和树脂与着色剂分解的温度。
19、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在步骤B形成具有从其延伸而成的多种纤维的调色剂微粒。
20、按照权利要求11的工艺,其中助剂选自由多羟基化合物、氨基醇、聚丁烯琥珀酰亚胺、金属皂和贝壳杉脂丁醇值大于30的芳烃组成的这一组,其条件是金属皂分散于热塑性树脂之中。
21、按照权利要求20的工艺,其中在分散步骤(A)之后添加助剂化合物。
22、按照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烃类液体的贝壳杉脂丁醇值小于30。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工艺,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乙烯和异丁烯酸的共聚物。
24、按照权利要求22的工艺,其中存在至少一种着色剂。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工艺,其中在步骤C之后把电荷导向剂添加到分散液中。
26、按照权利要求25的工艺,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乙烯和异丁烯酸的共聚物。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工艺,其中在步骤C之后用额外的烃类液体稀释分散液。
28、按照权利要求27的工艺,其中在步骤B中形成具有从其延伸而成的多种纤维的调色剂微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94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