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辐射设备及其流体再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9109748.1 | 申请日: | 198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22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马尔科姆·卡姆;阿尼·基约维尔;安东尼·约翰·德里克·豪斯登;尼古拉斯·彼得·哈尔平;迪安·阿里斯特·帕芬纽克;安迪·约瑟夫·弗兰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特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7/14 | 分类号: | H01J7/14;H01J6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辐射 设备 及其 流体 再循环 系统 | ||
本发明与高强度辐射设备,及与之相关的流体再循环系统有关。
美国专利第4,027,185号(颁发诺德威欠(Nodwell)等人)及第4,700,102号(颁发康姆(Camm)等人)揭示一种类型基本与本发明相似的高强度辐射设备。各专利揭示一种长圆柱形电弧室,室中安装在纵向上分离的同心电极。在室的进口喷入的气体及液体产生一个涡动,在电弧室附近形成一个液壁,冷却电弧的周围,增长电极寿命。
在上两专利及发明人所知的全部相似的设备中,剩余动量及重力将液体及气体送入一个接受槽,将液体及气体在里面分离,以备诸如流体泵及压缩器等附属装置再用。这种附属装置占设备投资的主要部分,并要求很大的保养工作。并且,据发现依靠动量与重力将流体从电弧室中排出,将减低设备潜力,并且如下文所述,对设备的安装有限制。
流体的紊流及室的出口对流速限制,倾向于增加动力消耗,并且增高流体向附近电极飞溅的可能性,减短电极的寿命。并且,在先有领域的设备中,排入接受槽中气体及液体的压力不回收,构成一部分的运转能源要求。
利用重力排放电弧室中的液体,如先有领域使用的设备,要求将接受槽放在下面,与电弧室接近。这样便对电弧室相对于设备其他部分的安装有极严重的限制。
本发明提出的高强度辐射设备,在电弧室出口附近的流体的限制减小,改进流体的流速特性,并减少能源要求,可减少先有领域中的困难和缺点。此外,元件数目可减少,便可减少投资。并且,与先有领域比较,电弧室与接受槽的相对位置可作比较大的变化。
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是为产生高强度辐射,设备有一个长圆柱形电弧室,在该室中有第一及第二电极同心装置,可造成电弧放电。设备并有喷液装置,气体喷射装置和排气装置。喷液装置是为将液体喷入电弧室,产生一个涡动,从而形成电弧室附近的圆柱形液壁。这是因为将电弧放电的外周缘冷却,使电弧火花收紧。喷气装置是为将气体喷入电弧室,在其中的圆柱形液壁附近,产生一个涡动。液体及气体通过电弧室及排气装置,急速排出电弧室中的液体及气体,于是减小电弧室出口附近的流速限制。
本发明的一种方法,使用大致与上述相似的设备,特点在于将液体及气体喷入电弧室,在里面产生涡动。这样液体便形成电弧室附近的一个圆柱形液壁,气体在圆柱形液壁附近,相随作涡动。液体及气体主动从电弧室中排出,而保持两电极间的电弧。
急速排出室中液体及气体使液体溅落在电极上的机会减小。故可增长电极寿命。此外,急速排出液体及气体,可增高室出口排出的液体及气体的压力,达到足以将气体再循环到电弧室的进口,而不似先有领域需增加气体压缩机。这样,因不需分别的压气机而可简化与发明相关的附加装置,便降低了投资及保养费用。减少某些附加装置也减少活动部件的数目,从而减少气体损失及能源消耗。
下面的详细揭示与附图相关,叙述本发明的理想设备及方法,也可代表具体叙述及绘示的以外的设备及方法。
图1A为本发明设备一部分在一个直径上的简化分解纵向剖视,对某些部分示意,而某些部分未示以求清晰。
图1B为图1A所示设备其余部分一个直径上的简化分解纵向剖视,某些部分被简化或省略以求清晰。
图2为本发明右侧部分附近,在另一排出结构的某一直径上的简化分解纵向剖视,发明的左侧部分未示,因基本与图1A相同。
一种高强度辐射设备10有一个底座11,一个圆柱形石英电弧室12,一个用号14表示其整体的进口或阴极壳,有第一电极15,用号16表示其整体的出口或阳极壳,阳极壳16有一个第二电极17。于是可见设备有第一及第二电极装置,在电弧室中同心放置,在其间可构成电弧放电,这与先有领域相似。设有电气附件诸如起动电路及动力电路,在阴极与阳极间激发并维持电弧放电,直到有足够电流维持电弧。这种设备已熟知,在该美国专利第4,027,185号中有叙述,该发明的与本设备相关的主要部分的揭示,本文中作参考引述。这设备还需要辅助流体供给装置,将冷却液及一种惰气,例如水及氩在电弧室里面通过。这种设备有一个流体再循环系统18,它有一个接受槽20接受流体,即从阳极壳的通过一个向下伸的排流管21排出的气体和液体。一个液体再循环泵24将液体从接受槽泵回设备内,一部分液体首先通过一个换热器23,将液体冷却。一个回液管路22从换热器伸到阴极壳14的冷却液进口26。一个相似的回液管路19,从换热器23伸到阳极壳16的冷却液进口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特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沃尔特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9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