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躺式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9200009.0 | 申请日: | 198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6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戴战兵;王永新;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战兵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阜成门民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躺式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骑车姿势为半躺式、驱动用力充分、速度快、重心低行驶平稳的自行车,特别是采用了前轮为主轮,后轮为方向轮,脚蹬置于车前部,大梁上安置靠背车座。
众所周知的普通自行车有以下几个不足。(1)坐式不舒适,车座为三角形,前端置于两大腿内侧,故骑动时容易磨擦皮肤,再有,座前端正好挤压骑车人的会阴穴,长时间骑车使人感到周围麻木,且不力于身体健康。(2)双肩受力大,车座与车把的结构位置,促使骑车人骑车时身体前倾,双肩受压力大,时间长,双肩感到酸痛。(3)速度慢,车座与脚蹬近于垂直,这种结构蹬起来用力不充分,所以速度慢。(4)车座高,身体重心升高不利于平衡。(5)车体较长如26型普通自行车轮距在106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普通自行车的上述不足,改进自行车的结构,在不加长车体不增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自行车坐式舒适、行驶平稳、速度快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自行车的两轮,其中,后轮为方向轮,前轮为主动轮,这与普通自行车两轮的结构正好相反。舒适的靠背车座安置在大梁上。脚蹬位于车前端,这种结构使车与脚蹬在水平方向上拉开了距离,便于人骑车时成半躺姿势。这种坐式不仅舒适,而且骑车时便于充分用力,所以骑车速度快。
车座位置低,人的重心下降,便于平衡。
车把的后端用轴销与后叉联接,把中部在座上的环中滑动,形成推拉式车把。此把除作为转向控制外,其另一个作用是充当车座椅的扶手。人在骑车时手放在车把上,双肩自然可以放松。
本自行车除车座外与普通自行车的其它部件相比结构简单,因此,成本与普通自行车相近。前者26型车轮距为95厘米,后者26型轮106厘米,所以本车较短。
附图的图画说明如下:
图1为26型的半躺式自行车。
图2为车把与后叉联接的示意图。
图3为档脚架示意图。
方向轮(1) 后叉(2) 轴销(3) 大梁(4) 环(5) 车把(6) 车座(7) 车座开口(8) 前轮(9) 脚蹬(10) 档脚架(11)。
本实用新型在下列实施例的附图中更清楚地说明,图1中,方向轮(1),即后轮,车把(6)向前或向后推动控制转向,为了上车方便,上车时可推动把(6),座好后,一脚落地支撑,另一脚蹬于脚蹬上,便可起动,联接轴销(3)(见图2),把(6)两距在40~50厘米之间。靠背车座(7),这种车座解决了磨大腿根部和挤压会阴穴的问题。车座上的环(5),内径要较大于把(6)的外径。把(6)穿过环(5)求得固定,座的背面到把前端的距离在25~35厘米,这样即可是车把又可做为车的扶手,座(7)的前端有一开口(8),当座向前调节时,可跨进前轮(9),这样使座与脚蹬的距离更近,座与脚蹬的中心距离为62厘米,后叉(2),大梁(4),车座固定在梁上后,座面与地面高为45厘米,这样不仅可使重心降低,行驶平稳;还可使脚便于着地,不易摔倒,车座面与脚蹬近于水平时,其座面与座背交角在120°~145°为好。此时,骑车人成半躺姿势极为舒适,而且这种姿势更于充分用力,可提高车速。脚蹬(10),在骑车时,脚有下滑趋势。为克服这个缺点,在脚蹬上设置了档脚架(11)(见图3),这个装置还可起到向下的压力,使骑车人舒适省力,此车轮距为95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自行车比较有如下优点:
1、半躺式骑车、坐式舒适、用力充分、速度快。
2、重心降低易于掌握平衡;脚便于落地,提高了安全性。
3、以26型自行车为例,轮距短。
4、成本不会增大。
本自行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舒适,很适用于交通工具或旅游之用。实践证明,会骑自行车的人,只要梢加熟悉就能掌握本车,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平衡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战兵,未经戴战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线开关
- 下一篇:化学反应方程式组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