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防盗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0352.9 | 申请日: | 198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仁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大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防盗 报警器 | ||
1、一种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它是由壳体「Ⅰ」、上端活动盖板(1)、上端活动盖板固定螺卡(2)、后盖板(20)、控制面板「Ⅱ」所构成,其特征是控制面板「Ⅱ」上有电源开关(3)、电源指示灯(4)、ABC三路方位报警指示灯(7)、转换开关(6)、51K信号输入插孔(8)、510K信号输入插孔(9)、音量调节旋钮(10)、高音调节旋钮(11)、低音调节旋钮(12)、壳体后端的ABC三路方位报警插孔(18)、收录机电源通断插孔(13)、指针式石英电子表(钟)电源通断插孔(14)、高音喇叭插孔(16),并在壳体「Ⅰ」内装有控制电路,所说的控制电路是由可控硅控制电路、报警内电路(四)、报警探头(九)、扩音电路(六)、录音机(七)、指针式石英电子表(钟)(八)、监听喇叭y1、高音喇叭y2、交直流自动切换电源(一)所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可控硅控制电路由可控硅电路(五)的一个可控硅管、一个PNP型三极管BG8、R18、R19和电磁继电器(二)、手控转换开关(三)组成,可控硅管阳极T2端与继电器(二)(11)点连接、阴极T1端与地连接、控制极G与BG8的集电极连接、BG8发射极经串联电阻R18与报警内电路(四)电源正极连接、三极管BG8基极经基极电阻R19与控制可控硅控制电路的报警内电路(四)中二极管D14正端连接,继电器(二)①、③点与电源(一)+12~24V正电极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报警探头(九)可分三路或任意路,每路均采用串联一个电阻R17、一个或若干个干簧磁控开关,并可在报警探头(九)任意一路的回路中串联常闭合状态防抢劫报警开关KX,任意一路双线上并联常开状态防抢劫报警开关Ky。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扩音电路(六)为一个OCL(或OTL)放大电路与一个高音号筒喇叭y2接成,报警信号由报警内电路(四)BG1~3、D13、D14、R1~6、R13、R16、C1组成的三路触发开关电路经D14正端的电压变化控制BG4~7、R7~14、C2~5组成的调变音频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输给监听喇叭y1,并由BG6集电极点经耦合电容△C0.01~0.2输入扩音电路(六),扩音电路电源+12~24V正电极与继电器(二)②点、转换开关(三)K3A点同时连接,-12~24V负电极与继电器(二)⑤点、转换开关(三)K3C点同时连接,继电器(二)⑥点、转换开关(三)K3C点与电源(一)-12~24V负电极同时连接。当手控转换开关(二)拨向扩音位置或可控硅控制电路被触发导通后扩音电路自动通电。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待录音状态的录音机电池中串有电池隔离自动通断插板uA1,uA1双导线经插头与可控硅控制电路继电器(二)静态时未闭合的⑨、⑩点分别连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指针式石英电子表(钟)电池中串有电池隔离自动通断插板uA2,uA2双导线经插头与可控硅控制电路继电器(二)静态时闭合的6、7点分别连接。
7、按权利要求5、6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电池隔离自动通断插板uA1和uA2,均是由φ3.5单芯插头连接两报导线再与插板的两个铜片连接,互相绝缘,插板是双面敷铜板,中间是硬塑绝缘层,插板的园直径及其厚度根据电池规格型号而定。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监听喇叭y1由报警监听转变为单独扩音监听,是手控转换开关(三)K3D点与报警内电路(四)BG6连接,K3D点与y1下端连接,K3D点经电阻△R100~150欧与高音喇叭y2上端连接,K3E点与报警内电路(四)正电极连接,其点与y1上端连接,其点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仁,未经李泽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3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