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立式双卷筒平移连杆导线机构无效
申请号: | 89200541.6 | 申请日: | 198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7 |
发明(设计)人: | 侯世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世璋 |
主分类号: | B21C47/10 | 分类号: | B21C4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红桥区丁***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卷筒 平移 连杆 导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导送金属线材的导线机构。
导送金属线材是线材加工和处理工艺中经常遇到的操作,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所谓双卷筒导线机构导送金属线材,它主要由同轴的主、副两个卷筒以及导轮构成。由于主、副两卷筒同轴,所以给副卷筒的冷却和制动带来不便;同时,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轮的直径不可能很大,所以当线径比较大的线材通过导轮时会产生很大的弯曲应力。由于上述原因,这种同轴式双卷筒导线机构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可方便地对副卷筒进行冷却和制动并能有效地减小线材在导送过程中产生的弯曲应力的导线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互相分立的两个卷筒,等长的主转臂、副转臂和辅助转臂以及连杆、摩擦副和多个导轮组成一台分立式双卷筒平移连杆导线机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分立式双卷筒平移连杆导线机构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分立式双卷筒平移连杆导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分立式双卷筒平移连杆导线机构主要由主轴1,主卷筒2、摩擦副3、主转臂4、副轴5、副卷筒6、副转臂7、连杆8及辅助转臂9构成。主卷筒2为圆柱形,固定在主轴1上并可随主轴1一起转动。主转臂4的一端通过摩擦副3与主轴1相连并可随主轴1一起转动或相对于主轴1转动;主转臂4的另一端通过径向轴承、止推轴承或径向止推轴承10与连杆8的左端铰接;轴承10上方的连杆上和轴承10下方的主转臂上分别装有一导轮11和导轮12。副卷筒6的形状及大小与主卷筒2相同,固定在与主轴1平行的副轴5上并可绕副轴5自由转动。副转臂7与主转臂4等长,其一端通过径向轴承13与副轴5相连并可在主转臂4的转动平面内绕副轴5转动;副转臂7的另一端通过径向轴承、止推轴承或径向止推轴承14与连杆8的右端铰接;轴承14上方的连杆上和轴承14下方的副转臂上分别装有导轮15和导轮16。辅助转臂9与主转臂4和副转臂7等长,位于连杆8的上方或下方,其两端通过径向轴承分别与连杆8和固定支架17铰接并可随连杆8一起转动;为了保证连杆8稳定地平移,辅助转臂9与连杆8的铰接点最好位于连杆8的垂直平分线上。显然,主、副转臂和连杆构成了一个双曲柄连杆机构。由于辅助转臂的存在,该双曲柄连杆机构在任何状态下都有确定的运动,不存在运动“死点”,从而保证了连杆运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了使线材在导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衡,就必须使主卷筒上线材的增减量等于经过量的一半,也就是说,必须使主转臂的转速等于主卷筒转速的一半,这一点可以通过摩擦副来实现。线材的实际导送过程至少可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主卷筒按图示方向旋转,而副卷筒不动时,摩擦副带动主转臂随主转轴同向转动,主转臂转速为主卷筒转速之半;副转臂通过连杆由主转臂带动,其转向和转速与主转臂相同。当主卷筒转动一周时,线材在主卷筒下部绕上一周,在主、副卷筒的上部分别卸下和绕上半周,主副卷筒的绕线量即按此速率递增。
(2)主卷筒不动,而副卷筒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副卷筒下部卸下一周,主、副卷筒上部分别卸下和绕上半周,主副卷筒的绕线量即按此速率递增。
(3)主、副卷筒按图示方向同时等速转动时,主卷筒每绕上一周,副卷筒就卸下一周,两个卷筒的总积线量不变,连杆不动。
(4)主、副卷筒按图示方向同时不等速转动时,若主卷筒转速大于副卷筒转速,则两卷筒上的总积线量等量递增;若副卷筒转速大于主卷筒转速,则两卷筒上的总积线量等量递减。
根据以上的分析,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构成各种积线式连续拉拔机和不停车卸线机等,以实现各种规格线材的高速连续拔丝或者对线材进行多工序连续处理。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对副卷筒进行冷卸和制动,卷筒运动状态的改变不影响线材的连续导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世璋,未经侯世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