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型集尘黑板擦无效
申请号: | 89200630.7 | 申请日: | 198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国雄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祚龄,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集尘 黑板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传动刷体的刷子。
以往,教学中使用粉笔在黑板上方便地书写,但在擦拭黑板时会造成笔粉飞扬,使教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对人体有害。为避免笔粉飞扬,目前已有电动黑板或无尘黑板擦,但造价均很高,因此不易普及,而用笔灰清扫机又需要用电且使用时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结构形态上大体与已有的普通板擦相似、使用方便、不需外加任何能源就能在使用中自动集尘,防止笔灰飞扬之黑板擦,另一个目的是在满足上面的条件下,提供一种工作简单、坚实耐用、造价低、易于普及的黑板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一个中空的壳体(11),一个置于壳体中的除尘机构和壳体背面凸起部位形成的板擦握把(12)以及板擦壳体下端的抽屉式粉屑盒(13)所组成。
中空壳体(11)有一较宽阔之前缘开口(14),除尘机构之一部分自开口处向外凸出,以形成用以擦拭笔灰之擦试面。
除尘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直立于壳体(11)上并靠近前方开口端的转轴(15)、(16)、环绕于二转轴外缘之拭布(17),一个位于壳体(11)内由弹簧(18)、(19)支撑并能触压于拭布之后缘面之刮片(20)或毛刷(20-1)、以及转轴中间上缘和拭布下面的一衬平拭布的耐压垫片(22)。二根转轴可自由转动,转轴头上有单向固定转动销(15-1)、(16-1)。刮片(20)或毛刷(20-1)是除尘器,它由于弹簧的支撑而具有相当之弹性。因为刮片或毛刷是直立于拭布(17)后方之壳体(11)内并受该弹簧之张力作用而触压擦布表面,使拭布(17)在围绕两转轴旋转时具有一旋转逆阻力。
板擦握把(12)的上方装有一选择按钮开关(12-1),它可由使用者按左手或右手的习惯自由选择使用,变换左右单向固定转动销或全开左右两向皆可同时转动此转动销,这样以来,单向转动可增加摩擦系数,使黑板上笔灰更容易清净。
壳体(11)所支撑之两转轴(15)、(16)可以很方便的拆卸下来,以便更换擦拭布。当将壳体(11)上旋锁之固定螺丝松卸,即能自壳体(11)前方开口端将两转轴(15)、(16)连同拭布(17)取出。
发泡海棉垫片(21)附着于前提(11)内壁,可从壳体外开口盖(11-1)处取出此发泡海棉垫片(21),以便清洗附于其上的粉笔灰或者从此开口处对发泡海棉施加一定的湿度。
使用板擦时,握持壳体(11)后端握把(12),并以壳体前方开口端之拭布面作为与黑板之接触面,即可以传统之擦拭方式方便地擦拭黑板上的笔灰。擦拭中,若有横向之擦拭,则带动拭布(17)于两转轴(15)、(16)上循环转动,此时,壳体(11)内部刮片(20)或毛刷(20-1)受逆阻力而形成自动刮除拭布表缘上之笔灰动作,使循环转动之拭布保持无尘之清洁状态,故能持续不断的使用,刮下之灰尘集中掉入抽屉式粉屑盒(13)内部,及附着于发泡海棉垫片(21)上。
本设计的黑板擦,结构简单,各零件设计精巧、合理、造价低,且保持了传统的习惯擦拭方式,又能自动集尘除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外观透视图,图中已将底端粉屑盒抽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之正视图,图中已将黑板擦之拭布拆卸,以显示出壳体内之两转轴。
图3为图2之A-A断面图;
图4为图2之B-B断面图;
图5为毛刷之透视图;
图6为衬平拭布耐压垫片(22)之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国雄,未经余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