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疏水地漏无效
申请号: | 89200838.5 | 申请日: | 198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昌;王建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昌;王建欣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天津市和平区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疏水 地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漏装置。
目前,家庭住宅,以及其它建筑设施中,常使用的地漏装置,一般采用钟罩式地漏,是用铸铁或塑料制成,在排水口处盖有篦子,以阻止杂物落入管网。这种钟罩式地漏水封深度较小,仅有20毫米,常常由于脏物阻塞而被破坏,从而使透气管向室内散发臭气。为了克服钟罩式地漏这一缺点,常在排水管增设水封装置,但增加了施工造价,且效果不明显。此外,在住宅建设中使用的钟罩式地漏,均设有加存水弯,给使用带来不便。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逐渐普及到每个家庭,排水、外溢的问题已日趋明显,现有的地漏结构已不能满足一般家庭的使用要求,对于建筑装饰比较好的卫生间,铸铁地漏更不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多功能疏水地漏,它即能和洗衣机配套使用,解决洗衣机排水问题,克服排水外溢、盆接,并可兼作地面排水地漏,从而克服现有地漏清扫不便的缺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由洗衣机排水连接管、地漏篦子、混合一止泡装置、水封套管、过滤网以及外壳组成。
洗衣机排水连接管是一个有角度弯管,其中的一个管口借助软管与洗衣机排水口连接。地漏篦子的上端的四周是一环形平台,其内是一表面呈倾斜状的带收口的篦子,此篦子由若干个直径逐渐变小,且按一定间隔排列的圆圈组成,这些圆圈由与其垂直的若干根筋固定住,中间是一漏口。由于篦子表面向里倾斜且逐渐收口,因而,虽然其中间有一漏口,但并不改变地漏的收水面积。混合一止泡装置的主体是上端四周为环形平台的中空圆筒体,其下端面中部连接一与其垂直的中空小圆筒体,此小圆筒体的底部被封死,但在其下部两侧对称位置,各水平安装一中空的扁状扇形体,扇形体的弧形侧面为通口,上述的圆筒体、小圆筒体、扇形体之间相互连通。水封套管是一个内径比混合一止泡装置中的圆筒体外径大的中空圆筒体,其上端的周围是一环形平台,其圆筒体两侧对称地开有一弧形开口。
上述的混合一止泡装置圆筒体垂直放入水封套管中,而上述的地漏篦子表面呈倾斜状,篦子的中部收口部份放入混合一止泡装置的圆筒体内,上述的洗衣机排水连接管的另一管口插入地漏篦子的漏口中,本实用新型外壳主体呈圆筒状,其内径大于上述水封套管圆筒体的外径,其上端面四周为环形平台,其下端面中部有一竖直排水管。将水封套筒放入此外壳内。在水封套管与外壳之间的空隙,装有底部是球形曲面,侧面是圆筒状的过滤网,此过滤网上端四周亦为环形平台,其中部为通口。水封套管底部封死。
本实用新型原理可结合图7加以说明。
将洗衣机排水连接管弯管中的一个管口,通过软管与洗衣机排水口相连。这样,洗衣机排出的水通过软管、连接管进入混合一止泡装置中的混合室。而地面上的污水则通过地漏篦子进入混合室。从洗衣机排出的水或地面污水进入上述混合室的过程中,通过的区域突然渐扩,而使水流速减小,其动能转化为对混合一止泡装置底部的压能。水流在此处形成紊流状态,导致水团破裂成为无数小水滴,而加速与周围空气混合和洗衣机排水中泡沫的混合,即达到气水混合与止泡的目的。此外,污水在下降过程中,通过地漏篦子的格栅,抽吸空气,从而形成比重轻的犹如水沫的气水混合物(气水比为3∶1~10∶1)。在水压作用下,此气水混合物通过混合一止泡装置下方的小直径圆筒体,再进入其下端两侧中空的扇形体,通过扇形体弧形侧面通口,穿过与水封套管之间的空隙,再从水封套管两侧弧形口穿出,经过水封套管与外壳之间的过滤网,最后从外壳底端的排水口排出。在上述水流过程中,水流方向多次改变(如图1箭头所示),水流区域突缩,使速度增加,然后突扩,使流动的气水混合物靠重力破坏水封起到排水作用。上述过滤网则起到过滤污物,防止堵塞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即可与洗衣机排水口相连,排出其内的洗衣水,又可收集地面污水,将其排出,其结构合理,不使污水外溢,并起止泡作用,由于水封深度深,可防止臭味溢出,因为是用塑料制造,故有耐腐蚀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剖视图。
其中:
1、洗衣机排水连接管;2、软管固定卡;3、地漏篦子;4、地漏篦子上端的四周环形平台;5、水封套管上端的四周环形平台;6、过滤网上端的四周环形平台;7、过滤网;8、水封套管;9、混合一止泡装置;10、外壳;11、外壳下端面的排水管;12、水封套管侧面对称位置的通口共两个;13、外壳上端四周环形平台;14、混合一止泡装置上端的四周的环形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昌;王建欣,未经王克昌;王建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